

第二十二屆北京藥學年會 “婦兒用藥風險與管理實踐”分會場成功舉辦
室外雪花紛飛,室內熱情洋溢。第二十二屆北京藥學年會——婦兒用藥風險與管理實踐分會場,于2020年12月13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議圍繞“婦兒用藥風險與管理實踐”這一主題,邀請國內醫藥領域知名專家和學者作主題報告,旨在聚集臨床藥師與醫生,交流特殊人群藥物治療經驗。蒞臨本次會議的專家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主任藥師馮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藥師王曉玲、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主任藥師張君莉、海淀婦幼保健院院長池里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彭曉霞教授、北京大學藥學院史錄文教授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任藥師趙榮生。
史錄文教授指出了兒童腫瘤患者超說明書用藥現象存在有效治療藥物缺乏、說明書兒童用藥信息不完善的情況,分享了國外相關的用藥監管政策和國內現未明確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的現狀,通過對我國數據的具體分析強調了目前臨床兒童腫瘤患者超說明書用藥較普遍,疾病發病率越低、藥品上市時間越長、藥物靶點適應證對應獲批率越低、循證證據強度越高,兒童超說明書用藥越易發生。最后,史教授為更好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提出了監管對策建議。
彭曉霞教授以《基于真實世界數據開展觀察性研究的設計要點》為主題,介紹了基于兒童進行真實世界研究的種種困難,接著從真實世界研究的方法學出發,強調了在研究前應按照PICO充分考慮真實世界研究是否滿足研究要求、實驗設計需嚴格控制偏倚,通過對具體實例的講解分享了處理和分辨真實世界研究中存在混雜因素的方法,為廣大醫學同仁開展真實世界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啟發。
妊娠期藥物暴露是全球性現象,杜博冉藥師分享了北京地區妊娠藥物暴露的情況分析這一課題的方法和結果,旨在探討相關風險因素,為進一步開展妊娠期藥物監控及妊娠用藥登記提供研究基礎。最后,杜博冉藥師介紹了妊娠用藥登記的課題進展,課題計劃建立妊娠期藥物暴露風險預警模型,為妊娠期安全用藥提供依據和支持。
賈露露研究員從安全性、有效性、經濟學、創新性、適宜性和可及性的六個評價的維度概述了兒童藥品臨床評價的意義,介紹了整合完成的臨床用藥大數據平臺,基于平臺數據完成了結構化、非結構化和真實世界數據的兒童藥品安全性研究,并以達沙替尼為評價藥品分享了具體評價研究實例,展望了未來將真實世界數據評價藥品應用于多個平臺、多種藥品的前景。
趙榮生主任就《真實世界研究與醫院藥學評價》進行了精彩報告,從真實數據研究的概念和特點出發,介紹了其等級和質量評價、偏倚控制的方法。隨后,趙榮生主任介紹了兩項本院已完成的真實數據實踐研究,分享了圍繞醫院藥學服務,如醫囑審核、患者教育開展真實世界研究的相關文獻具體實例,強調進行標準化設計的藥學服務相關真實數據研究對臨床的意義和深化藥學服務價值的作用,開拓了臨床藥師進行臨床科研的視野和思路。
抗組胺藥物是使用最廣的抗過敏藥物,有著悠久的研發歷史,王曉玲主任詳細的講述了兩代抗組胺藥物的特點,提出在兒科使用這類藥物時需要關注其對生長發育、中樞神經系統、心臟毒性和肝毒性的影響,建議對安全性進行評估后謹慎選擇用藥。隨后,王主任分享了抗組胺藥在臨床使用的現狀和問題,建議制定兒童過敏性疾病診療相關指南及共識,使臨床用藥從規范用藥向個體化、精準用藥邁進。
分論壇緊緊圍繞《“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助力健康中國為目標,聚焦成果轉化、藥學服務、合理用藥、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熱點,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婦兒藥學發展。2020是特殊的一年、抗疫的一年,藥師應在藥品供應、合理用藥和個體化給藥方面勇于承擔職責,在全民抗擊疫情的大環境下,積極開展線上用藥咨詢服務,共同筑起抗擊新冠肺炎的藥師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