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屆北京藥學年會 “抗感染藥物個體化給藥與合理用藥”分會場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12日上午,以“全民健康,“藥”有作為”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北京藥學年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13日上午,由北京藥學會治療藥物監測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抗感染藥物個體化給藥與合理用藥”分論壇主題活動也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如期舉行。本次論壇旨在提升藥師對抗感染藥物個體化給藥的專業能力和藥學服務水平,為藥師在個體化抗感染治療方案的制定方面指明方向。
北京藥學會治療藥物監測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相林致辭。張相林充分肯定了抗感染藥物治療藥物監測(TDM)的作用和意義,明確了藥師在TDM中的定位,強調需發揮藥師在臨床個體化藥學服務中的專業優勢。
分會場分三個主題模塊。第一部分為器官移植中的抗感染治療,由來自北京藥學會治療藥物監測專業委員會副主委趙艷玲主持。首先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曲恒燕博士作題為“免疫抑制劑的治療藥物濃度監測”的報告,全方位地介紹了免疫抑制劑的TDM監測常用方法及其適用范圍,深入闡述了免疫抑制劑TDM的臨床合理應用的重要性。接著由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陳超陽博士帶來“器官移植術后免疫抑制與抗感染的治療平衡”的分享,其深刻地指出了免疫抑制與抗感染之間的治療矛盾,并以腎移植患者為例明確提出精準用藥的策略,深入淺出地解讀器官移植術后患者感染的防治原則。
第二部分主題涉及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的TDM。在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張波主任的主持下,中日醫院的陳文倩主管藥師作了主題為“碳青霉烯抗菌藥物血藥濃度測定及定量藥理計算方法”的報告,基于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藥動學特點條理清晰地分析了PK/PD的指標估算,深入剖析了亞胺培南群體藥代動力學研究。隨后,中日醫院孔旭東主管藥師報告了“碳青霉烯血藥濃度監測在重癥患者中的應用”,結合臨床案例,從循證醫學角度出發,個體化地制定和優化重癥患者中碳青霉素類抗菌藥物給藥方案,為臨床提供因人而異的個體化藥學服務。
第三部分由來自清華大學長庚醫院的艾超副主任藥師主持。首先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趙立波主任藥師介紹“喹諾酮類藥物在成人及兒童合理使用新進展”,分析了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情況與臨床應用,同時結合歐美、日本指南探討喹諾酮類在兒童臨床應用中的獲益或風險。北京協和醫院副主任藥師左瑋就“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神經外科術后顱內感染的合理用藥”作了詳細分析,從術后中樞神經系統流行病學、病原菌變遷和細菌耐藥的挑戰深入剖析,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藥物治療方案。
最后,由中日醫院藥學部李朋梅副主任藥師作了題為“慢阻肺吸入治療藥物的研發進展”的報告,細數吸入藥物研發歷程,并結合多個臨床研究探索長效/聯合吸入治療藥物對慢阻肺的臨床療效。
此次分論壇涵蓋了豐富的抗感染藥物個體化合理用藥知識,不僅為藥師搭建了個體化給藥的學習平臺,夯實了藥師專業知識,讓線上線下的參會藥師獲益匪淺,還有助于提升藥師個體化藥學服務水平,讓一線臨床藥師不斷汲取知識,開拓進取,更好地服務于臨床,促進基于TDM的個體化藥學服務事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