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人群分會場會議報道
2021年北京藥學年會于12月11日召開,本次大會設立“特殊人群藥學分會場”以網絡會議形式,通過線上與臨床醫學藥學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共同關注老年和兒童合理用藥問題。
本次分會場由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陳孟莉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馮欣主任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王曉玲主任共同主持。
會議直播間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黨委張玉書記分享了“精準藥學推動醫院藥學高質量發展”的報告,提出要把握精準藥學新時代領航藥學發展新未來,利用智能化、注重多元化和體現個體化,精準藥學必定會助力醫院藥學高質量發展。
報告人匯報
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的杜博冉主管藥師分享了“數據與知識雙驅動的孕期安全用藥模式的建立”,提到國家“三孩”政策以來,孕期并發癥明顯增加,導致妊娠期用藥暴露風險明顯增加,所以妊娠期安全用藥已成為保障我國人口安全的關鍵問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李英主管藥師帶來了“以人之長,互補其短—從兒童腫瘤藥學服務處方出發的科研探索”,報告中提到要充分利用MDT多學科協作,醫、藥、護、檢密切合作,學術引領、科學指導,指定患者用藥路徑\指南\規范,以達到療效最大化和損害最小化的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藥劑科朱曼主任,以“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患者用藥依從性與用藥教育”進行了匯報,提到患者與醫務人員是合作伙伴的關系,而非傳統的依賴與被依賴的家長主導式關系,要著眼于與患者的溝通技巧,文化敏感性,以患者為中心的照看,要特別關注老年患者用藥的依從性問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的周薇副主任醫師做了題為“兒童合理使用抗組胺藥物”的報告,提到西替利嗪是唯一有低齡兒童用藥安全臨床研究的抗組胺藥物,所以目前在兒童抗過敏用藥方面西替利嗪使用比較廣泛。二歲一下兒童是過敏性皮膚病的高發人群,通常會使用大環內酯類藥物,所以在選擇抗組胺藥物的時候應該選擇不與大環內酯類藥物競爭P450酶代謝的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
會議最后馮欣主任做總結,對會議的內容高度贊揚,對今年的分論壇新加入了老年患者的用藥指導提出肯定,對未來特殊用藥人群分論壇充滿希望,會議共吸引了共計9500余位藥學工作者上線參會。
北京藥學會
2021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