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國一種常見疾病。在我國糖尿病患者約占全國總人數的11.6%。目前雖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過治療方法可以抑制糖尿病的發展。但根據調查發現,長期使用各種降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中,能理想控制血糖的人數不足10%,這都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在用藥時存在一定誤區,導致了血糖控制不理想。
誤區1: 便宜沒好貨,進口藥、貴藥、新藥就比國產藥、便宜藥、老藥好!張繼春教授指出這種說法不正確。評價一個藥的好與壞,應根據四個方面,第一是看療效;第二是看價格,也就是經濟性;第三是看其安全性是否可靠;第四是看其適用性,即用藥使用方便,所以評價一個藥的好壞,要從療效、安全、經濟、適用,從這幾方面來考察,并非進口藥比國產藥好,價格貴的藥比便宜的藥好。
誤區2:二甲雙胍傷胃傷肝傷腎,不能吃!張繼春教授說,服用二甲雙胍會導致胃不舒服,并且伴有腹瀉。這是因為用藥初期,會有一些胃腸道的反應,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腸胃耐受了,不良反應就不那么明顯了。另外要看用藥的時間,用藥時間非常重要。如果餐前吃,不良反應就會比較重,如果飯中或者飯后吃,不良反應就不會出現。說服用二甲雙胍傷腎傷肝,這是個誤區,因為二甲雙胍不經肝臟代謝,所以它不傷肝,藥物是從腎排出去的,它也不傷腎,但是如果病人肝功能和腎功能不好,比如腎臟清出率比較低,尿素、氮、肌酐都比較高,這時醫生會考慮給病人慎用此藥。
誤區3:反正都是降糖藥,啥時候服都行!張繼春教授指出有些病人不注意服藥時間,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誤區,實質上降糖藥作用時間不一樣機制效果也不一樣。比如促胰島素分泌的藥物,必須在餐前三十分鐘服用,又如二甲雙胍必須在餐后服用,可避免傷胃,所以并不是說,什么時間吃藥都一樣。嚴格來說,用藥需要養成一個習慣,一個正確的習慣。
誤區4:漏服藥沒關系,想起來就補上唄! 補上總比不補強!有些患糖尿病的病人,需要終生服藥,所以能堅持每天按醫囑服藥的話,也是一個困難事,所以有的病人吃一頓忘一頓,其實這樣血糖反而容易波動,會控制不好。張繼春教授說,有的病人有的時候想起來就吃藥就補藥,這個也不對。如果這個藥是一天服用一次,早晨應該服藥,但是到中午想起來可以補上,但是到晚上睡覺前才想起來就別補了,因為晚上是容易出現低血糖的,這個時候再補,容易發生低血糖,是很危險的。
誤區5:糖尿病是血糖高,用降糖藥降糖低點總比高點好! 張繼春教授說,這是非常危險的誤區,因為糖尿病的人在用藥的過程中,出現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險性還大,因為高血糖對臟器的損傷,它是逐年逐月造成的,可是低血糖的危害它是瞬間的,甚至幾分鐘就可能出現非常危險的情況。比如出現心慌手抖,病人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低血糖,繼續扛著,很可能就出現躁動,甚至于意識喪失。這時候最佳搶救時間是六個小時,如果超過六個小時,還在低血糖昏迷狀態,病人很可能就失憶了,記憶力減退,甚至會發生癡呆,嚴重的還會引起生命危險。
誤區6:“是藥三分毒”,用藥不如吃保健品好!張繼春教授指出這個誤區存在于很多糖尿病的人身上,尤其在不太發達的地方,更容易上當受騙,因為有些不法商販,做了一些未經國家批準的保健品,宣揚說終生可以不用胰島素,不用糖尿病藥,就用他的保健品。這里有兩個問題,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藥,不能治病;如果病人服用了這些保健品,能夠將血糖降下來,商販有可能在保健品中添加了西藥。
最后,張教授強調宣傳的目的是讓沒有得糖尿病的人,不得糖尿病,讓得了糖尿病的人不患并發癥,讓患有并發癥人的少致殘和早亡,幫助大家“走出誤區,合理降糖”!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909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