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講堂
字號 16

你的用藥意識正確嗎?——安全用藥科普傳播專家張繼春

2018年06月15日

“一生病就需要輸液 一感冒就要用抗生素”。這可能是很多人的認識,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請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藥學會安全用藥科普傳播專家團、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張繼春主任藥師為您解答:

圖片1.jpg

1

你還覺得:一生病就該輸液嗎?一拉肚子就要用抗生素嗎?

你是不是認為:輸液就是對患者的重視?如果醫生只是讓你拿藥回家吃就是不重視?

圖片2.jpg

那你有沒有想過很多病是不需要輸液的!

2

冬天到了,很多老年人覺得冬天就要用半個月來輸中藥達到活血化淤、洗血管的作用。

圖片3.jpg

輸中藥能清除血管內的垃圾嗎?

專家這樣說:

我們血管里的斑塊,是一些脂肪。它是日積月累形成的,不是輸液半個月就能消失的,而是需要我們平時注意飲食等生活方式。如果在醫院中檢查發現血脂異常,則需要服用調脂藥。

3

用藥一定要遵循醫囑,同時,用藥前要查看說明書。

圖片4.jpg

身邊的高血壓患者是否經常自己停藥又加藥?這時你的血壓反而會忽高忽低!所以一定要遵循醫囑。

“遵循醫囑是必須的,因為每人都有個體差異,所以醫生一定是根據患者的情況處方用藥。”

“老百姓還存在一個誤區,他經常聽鄰居朋友介紹,說我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我吃某種藥好了,然后他也想用這種藥。其實這是不對的,首先有病要到醫院去診斷,醫生會根據病情,再給你開適合你用的藥。”

“怎樣才能夠把藥用好?藥師應向患者仔細交代藥品的使用方法。如緩控釋片,應告知患者該藥是不可掰開后服用的。如果夾碎服用那就大錯特錯,因為其緩控釋給藥系統就被破壞了,未起到緩控釋的作用,而且還可能會增加副作用。”

服藥前

圖片5.jpg

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如果無特別注明、醫生無特別交代,最好活動數分鐘再入睡;

服藥時

圖片6.jpg

應取坐位或站立,用適量溫開水送服;

服藥后

不要立即仰臥,而應稍停留片刻,利用藥物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快速通過食道,以免藥物在食管內滯留,延緩藥物作用及損傷食道黏膜。如果服藥后感覺藥物堵塞在食道中,且不舒服感覺持續較長,則應立刻就醫。

所以,一切遵循醫囑!!!

那么,除此之外,有哪些常見的服藥誤區呢?

誤區1

用飲料送藥

圖片7.jpg

牛奶、果汁、茶水、可樂等各種飲料都會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可能影響療效,甚至導致危險。

誤區2

簡單地隨一日三餐服藥

圖片8.jpg

“一日三次”是藥物學家根據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速率后規定的,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為3段,每8小時服藥一次。只有按時服藥,才能保證體內穩定的血藥濃度(血液中藥物的濃度),達到治療的效果。

“飯前服用”則是指此藥需要空腹(餐前1小時或餐后2小時)服用,以利吸收。如果飯前剛吃完一大堆零食,此時的“飯前”則不等于“空腹”。

而“飯后服用”則是指飽腹(餐后半小時)時服藥,利用食物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或促進胃腸對藥物的吸收。同樣,如果你在飯前剛吃進不少零食,也不必教條地非要等到飯后才服藥。

誤區3

不咀嚼直接吞服咀嚼片

圖片9.jpg

咀嚼片在吞咽前須先在口腔內充分嚼碎后再吞下,才能發揮藥物的最佳療效,否則療效將大打折扣。由于無崩解過程,咀嚼片吸收比普通片劑更快。

誤區4

喝水過多

圖片10.jpg

服藥后喝水過多會稀釋胃酸,不利于藥物的溶解吸收。一般來說,送服固體藥物1小杯溫水就足夠了。

對于糖漿這種特殊的制劑,特別是止咳糖漿,需要藥物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護性薄膜,以減輕黏膜炎癥反應,阻斷刺激,緩解咳嗽,所以建議喝完糖漿5分鐘內不要喝水。

誤區5

多藥同服

圖片11.jpg

多藥同服,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很難避免,甚至還會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

誤區6

服藥期間不注意飲食禁忌

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服藥期間不合理的飲食會降低藥效,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

圖片12.jpg

降壓藥、抗心絞痛藥:

忌喝西柚汁、忌吃含鹽高的食品。

治療頭疼藥:

忌飲酒。

抗抑郁藥、痢特靈、抗結核藥、抗腫瘤藥:

忌吃奶酪、香蕉、油梨、豆漿、啤酒等含酪氨酸較多的食物。

苦味健胃藥、助消化藥、中藥:

忌吃糖或甜食。

鈣補充劑:

忌食含草酸豐富的菠菜、茶、杏仁等。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935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