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理解藏藥等民族藥的特有生產工藝及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藥合理使用,提高含毒性成分中成藥和民族藥的臨床合理使用水平,中藥專業委員會日前在北京召開了“民族藥合理使用研討會召開”。
曹俊嶺主任、李國輝主任主持本次會議,北京30余位藥劑科專家與臨床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呂文良副院長作了“有毒中藥重金屬含量與中藥安全性評價”,提出中藥復方中通過佐制的方法,能夠對中藥的毒性進行減毒,另外毒性中藥例如:紅升丹、白降丹、砒霜等藥在臁瘡、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的治療上,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療效。因此,有毒中藥是臨床必須的,核心問題是合理配伍、中病即止。北京藏醫院的角加處長,對藏藥特有的“佐太工藝”進行了介紹,讓與會專家對“佐太”這個傳統優秀工藝有了初步認識,角加老師系統介紹了標準的“佐太”工藝有30多個步驟,操作上有搓揉法、洗滌法、煎煮法三類,需要許多人操作40多天。另外,角加老師也介紹,雖然“佐太”工藝制作中加入含有汞的藥物,但制作好的藥物服法很關鍵,七十味珍珠丸一般是7天服1粒。因此,劑量也是保證臨床用藥安全的關鍵點。王麗霞主任的報告對藏醫藥的歷史和藏藥的特點,有關佐太的安全性研究進展與民族藥合理使用進行了介紹,內容豐富、結合臨床實實際。與會的李怡主任和馮興中兩位主任結合中醫藥理論,闡述了毒藥合理使用的必要性及合理安全使用的要點。
通過本次研討會,對民族藥的制作工藝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如何合理使用民族藥尤其是含毒性藥物的民族藥及毒性中藥有了更全面的共識。對推進北京地區含毒性成分中成藥合理使用有較好的現實的意義!
與會藥學專家針對民族藥合理使用問題開展討論
與會臨床專家針對民族藥合理使用問題開展討論
呂文良副院長、角加處長、王麗霞主任作學術報告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2756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