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講堂
字號 16

關于狂犬病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2024年07月08日

北京市海淀醫院  趙金 劉芳

十幾二十年前,養貓、養狗更多地還是老年人的消遣,幫助他們打發子女不在身邊的時間;現在,“喵星人”“汪星人”已經走進越來越多的家庭中,作為“家庭成員”陪伴在人們身前。《2023中國寵物行業趨勢洞察白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家養貓狗的數量已達1.2億只,養貓或養狗的家庭數將突破8700萬戶。

隨之而來,被貓狗抓傷或咬傷的人數也在變多。這進一步將與狂犬病相關的問題推到了大眾面前:對于狂犬病,我們應該怎么辦?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于狂犬病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問題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相關的記載。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這種病毒多存在于動物(如狗、貓、狼、狐貍、熊、老鼠、蝙蝠等)身上,可經抓咬或舔舐而傳播給人類。

狂犬病也叫恐水癥,患者恐水或怕風的癥狀非常典型。除此之外,其他典型表現還包括焦慮、不安、恐懼、興奮等,且患者表現出十足的攻擊性;病情嚴重時,還可能出現痙攣、抽搐和癱瘓等癥狀。

從感染病毒后到癥狀發作前的這段時間非常關鍵,必須引起重視并及時治療,比如接種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血清。如果感染者在癥狀發作前未及時治療,那么一旦癥狀發作,幾乎100%會導致死亡——感染者多在3~6日內死于呼吸或循環衰竭。因此,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切記及早治療,才可能挽救生命。當然,在病毒感染前及早預防也很重要,比如為寵物貓狗接種狂犬病疫苗。

問題二:狂犬病疫苗是如何“誕生”的?

在過去的幾千年里,人們嘗試了許多方法來治療狂犬病,包括使用動物的唾液、血液和內臟等。然而,這些方法并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狂犬病仍然是一種致死率接近100%的疾病。

直到19世紀中葉,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進行了一系列關于狂犬病的研究,才使治療有了大的改觀。他不僅通過實驗證實狂犬病的感染源為狂犬病病毒,還在體外培養出了狂犬病病毒,并成功研制出了巴氏滅活疫苗——巴斯德將這種疫苗注射到實驗動物體內,以誘導其產生免疫反應。經過多次實驗,巴斯德成功證明了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性;巴氏滅活疫苗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種獲得批準的狂犬病疫苗。

在巴斯德研究的基礎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狂犬病疫苗的研發和生產經歷了許多改進:現代狂犬病疫苗的生產過程更加嚴格和標準化,其質量和穩定性都大大提高。目前,接種狂犬病疫苗已成為預防狂犬病的主要手段。

問題三:接種狂犬病疫苗需要注意哪些?

(1)在被貓狗等動物抓傷或咬傷后,應先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再用碘伏或酒精進行消毒,然后盡快前往醫院,準備接種狂犬病疫苗。

(2)接種狂犬病疫苗前,應該主動了解疫苗的成分,預防過敏。如果你對狂犬病疫苗或其成分過敏,或者有嚴重的過敏反應史,例如呼吸困難、皮疹、瘙癢、心悸等,請告知醫生,并在醫生的建議下決定是否接種。除此之外,還要了解接種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做到心中有數。

(3)成人接種狂犬病疫苗的部位首選上臂三角肌;對于三角肌發育不充分的兒童,可以選擇大腿前外側進行接種。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臀部接種狂犬病疫苗!因為臀部接種只會產生較低的抗體滴度,可能導致免疫失敗。

(4)狂犬病疫苗的接種方案主要包括兩種:“4針法”和“5針法”。前者以接種第一針為第0天,之后分別在第3、7、14天接種三針;后者同樣以接種第一針為第0天,之后分別在第3、7、14和28天接種四針。請嚴格按照規定日期全程接種,避免遺漏,以獲得最好的免疫效果。同時,盡量選擇同一品牌的疫苗進行接種。

(5)接種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應通常較輕微。接種疫苗后,應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發熱、頭痛、肌肉疼痛、疲勞等癥狀,屬于正常現象,不需要特殊處理;但是,如果出現肌肉痙攣、心悸、呼吸困難等嚴重不良反應,應盡快就醫。

問題四:狂犬病疫苗與抗狂犬病血清有何不同?

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藥品,它們在接種方式、免疫力持續時間、接種方案和價格等方面存在區別。

狂犬病疫苗是通過接種滅活或減活的病毒蛋白來激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能對抗狂犬病病毒的抗體。接種狂犬病疫苗產生抗體的速度較慢,所以多次接種才能產生有效的抗體濃度。這種主動免疫帶來的免疫力可維持較長一段時間,一般用來預防狂犬病的發生。

抗狂犬病血清是先采集免疫狂犬病病毒馬匹或人類的血漿,再應用一系列方法提取得到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這種免疫球蛋白注射入人體后,能夠起到直接對抗狂犬病病毒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抗狂犬病血清需要在感染后盡早接種,以提高治療效果。接種抗狂犬病血清屬于被動免疫,主要用于已接種疫苗但體內還沒有產生足夠多抗體的人,可以臨時迅速提供高水平的抗體,從而發揮預防作用。因為這種抗體并非自身產生,在體內維持的時間很短,所以不具有長久的免疫效果——為獲得長久的免疫效果,仍需要聯合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

問題五:接種狂犬病疫苗后是否終身有效?

不是!首先,沒有任何一種疫苗終身有效,狂犬病疫苗自然不例外。其次,相比其他疫苗,狂犬病疫苗屬于短效型疫苗——即便全程接種,抗體在體內的維持時間也只有6個月左右。接種疫苗后前3個月,抗體水平相對較高,屬于絕對保護期;超過3個月,抗體水平會下降;超過6個月,如果又被動物抓傷或咬傷,不論傷口情況如何,都需要狂犬病疫苗加強接種。對于接種后超過1年的人,狂犬病疫苗的保護效果會完全消失,如果再被動物抓傷或咬傷,就需要重新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

此外,某些藥物(如抗菌藥物、抗病毒藥物、免疫抑制劑、抗癌藥物等)也可能會干擾狂犬病疫苗的接種效果。所以,如果您正在服用藥物治療疾病,為避免干擾疫苗接種,請在接種狂犬病疫苗前咨詢醫生。

臨床經驗顯示,患者完成全程狂犬病接種后的抗體應答是可以預見的。基于此,推薦高暴露風險人群(如馴獸師、獸醫、野外探險人員等)在疫苗接種后進行血清學檢查,以確定是否需要加強接種。一般來說,如果接種者的狂犬病抗體水平低于國家標準或推薦值(WHO推薦抗體滴度臨界值為0.5IU/mL),那么可能需要重新接種狂犬病疫苗。免疫功能受損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推薦在疫苗接種后進行血清學檢查,同時最好避免從事有狂犬病暴露風險的活動。

總之,狂犬病雖可怕,但無須恐懼,科學預防,就能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相關鏈接:世界狂犬病日

世界狂犬病日(World Rabies Day)定為每年的9月28日,是在國際狂犬病控制聯盟的倡議下,由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及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共同發起設立。世界衛生組織特別強調,希望集合眾多的合作者和志愿者,群策群力,最終消滅狂犬病,不讓任何人掉隊,使狂犬病例“零發生”。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2261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