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程晟
春末夏初,隨著海水溫度的回升,海產品開始大量上市,成為餐桌新寵。新鮮的鲅魚、海蝦、螃蟹、海螺、蛤蜊、皮皮蝦等誘惑著“吃貨”來大快朵頤,大口喝酒。但是,在痛快吃海鮮、喝啤酒之后,很多人卻開始“痛”了——夜半關節腫痛來襲,久別的痛風又發作了。
難道曾經“痛風”過的人從此就和海鮮、啤酒絕緣了嗎?欲知答案如何,且看下面幾個問題。
問題一:什么是痛風?誘發痛風的原因是什么?
人體內存在一種叫作嘌呤的有機化合物,其在能量供應、代謝調節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凡事皆過猶不及,痛風即因嘌呤過多而誘發。簡單來說,痛風是因為身體里的嘌呤代謝產生的尿酸過多,或者體內尿酸不能及時分解和排出,長時間“高濃度”滯留在血液中,最后在關節部位形成結晶,引起急性的炎癥、疼痛等癥狀。
當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升高超過一定標準(非同日2次檢測>420μmol/L)時,被稱為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是導致痛風的重要原因;但是,高尿酸血癥患者卻并不一定就會發生痛風?,F代醫學科學認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亞臨床痛風、痛風、難治性痛風是一個連續、逐漸進展的病理生理和臨床過程。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會出現多系統的受累,例如:①痛風引起的關節損害嚴重時,可以造成關節的骨質破壞,關節的活動、功能受限,嚴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導致關節畸形;②尿酸沉積在腎臟,會引起腎功能的損傷,如果任其發展,可引起痛風性腎病、尿毒癥;③高尿酸血癥還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息息相關,是多種疾?。ㄈ绺哐獕?、代謝綜合征、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和其他心血管疾?。┑莫毩⑽kU因素。
所以,我們不能輕視高尿酸血癥和痛風,要進行合理的預防和積極的治療。
問題二:哪些生活方式改善有利于預防高尿酸血癥/痛風?
高尿酸血癥/痛風是和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研究發現,與標準體重相比,體重增加的人群,痛風發生率升高;而減輕體重不僅可以降低尿酸水平,還能降低痛風患者急性發作的頻率。另外,長期高熱量飲食、大量飲酒也和痛風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作為對照,飲食中如果能保證充足的蔬菜、水果、低脂(或脫脂)奶攝入,以維持足夠的鉀、鎂、鈣等離子水平,并盡量減少飲食中的油脂量(特別是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動物性油脂),則不僅可以降低痛風的發生率,還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食物中的嘌呤含量高,如各種動物內臟(肝、腎、心、腦)、骨髓、海鮮類、菠菜、新鮮芽菜、發酵食品、高湯等,應盡量避免食用。所以,雖然春末夏初正值海鮮新鮮上市之時,機不可失,但高尿酸血癥患者和痛風患者食用前還應三思:吃海鮮、喝啤酒確實很爽,可也會增加嘌呤的攝入,減少尿酸的排泄,進而大大增加痛風發作的機會。聰明如你,一定知道怎么做吧?
此外,尿酸的溶解度也和溫度有關:氣溫越低,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越低,尿酸就越容易結晶沉積,誘發痛風。所以,盡管現在天氣十分溫暖,但筆者還是要提前敬告大家:如果你特別喜歡在秋冬季吃火鍋、喝濃湯,則應加倍關注體內的尿酸水平,因為此時痛風更容易急性發作。
問題三: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如何進行藥物治療?
首先,雖然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癥都必然導致痛風,但即便沒有痛風發作,單純的高尿酸血癥也可造成人體的損傷。因此,早期發現、規范治療、長期監測血尿酸水平,對于改善患者病情、延緩臟器損害非常重要。比如,在常規體檢中,我們應注意:對于無其他合并癥的患者,當血尿酸≥540μmol/L時,建議開始降尿酸藥物治療;對于有高血壓、脂代謝異常、糖尿病、肥胖、腦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腎石病、慢性腎臟病2期的患者,建議在血尿酸≥480μmol/L時就開始降尿酸藥物治療。別嘌醇和苯溴馬隆是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最常用的藥物。
對于明確診斷為痛風的患者,對血尿酸水平的控制應更為嚴格:當血尿酸≥480μmol/L時,就要開始降尿酸藥物治療。痛風發作次數≥2次/年、痛風石、慢性痛風性關節炎、腎結石、慢性腎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和發病年齡<40歲者,建議血尿酸≥420μmol/L時就開始降尿酸藥物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建議在完全緩解2~4周后再開始降尿酸治療;正在服用降尿酸藥物的痛風急性發作患者,可以不停用降尿酸藥物。別嘌醇、苯溴馬隆是痛風患者降尿酸的常用藥物,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非布司他。
需要強調的是,在痛風發作的急性期,我們治療的目標是緩解疼痛和急性炎癥反應,而不是單純降低尿酸。所以,此時一般不用別嘌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等降低尿酸的藥物。這是因為:在痛風急性期,患者的尿酸水平通常很高,如果用降低尿酸的藥,將引起尿酸水平突然降低,導致關節腔內的不溶性結晶體析出,從而加重局部關節的刺激癥狀。推薦盡早使用小劑量秋水仙堿或止痛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依托考昔、塞來昔布等);對這些藥物不耐受、療效不佳或存在禁忌的患者,推薦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對于嚴重的急性痛風發作,建議使用2種或2種以上藥物治療,包括秋水仙堿與止痛抗炎藥、秋水仙堿與口服糖皮質激素聯合使用——由于止痛抗炎藥和糖皮質激素會增加消化道潰瘍的發生,一般不聯用。
問題四:高尿酸血癥/痛風的治療藥物都有哪些特點?
由前文可知,高尿酸血癥/痛風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秋水仙堿,以及雙氯芬酸鉀、布洛芬、塞來昔布等止痛藥物,那么,它們都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簡單地了解一下。
(1)別嘌醇:能夠減少體內尿酸的合成,從而降低尿酸濃度、預防痛風發生。使用時,一般從小劑量開始,并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對別嘌醇有過敏反應,甚至有極少數患者可出現嚴重皮疹。目前認為,一種特殊基因——HLA-B*5801陽性的患者嚴重皮疹的發生率高。因此,建議有條件的患者服用別嘌醇之前做HLA-B*5801基因檢測。同時,患者服用別嘌醇期間需合理補充水分,以促進尿酸排泄,輔助病情康復。此外,孕婦、哺乳期婦女、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和明顯血細胞低下患者禁用別嘌醇。
(2)非布司他:適用于痛風患者高尿酸血癥的長期治療。作用類似別嘌醇,可以抑制尿酸生成。曾經有傳言非布司他可引起心臟損害——但根據目前的研究,尚無法確定非布司他與心血管血栓事件存在因果關系。非布司他主要通過肝臟代謝,但輕中度肝損傷患者可以使用,重度肝損傷患者則不建議使用。
(3)苯溴馬?。嚎梢源龠M尿酸的排泄,特別適用于腎尿酸排泄減少的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由于苯溴馬隆服用時對胃腸道有一定的刺激,建議飯后服用。治療期間,需大量飲水以增加尿量——值得特別強調的是,治療初期每日飲水量不得少于1.5~2L,以免因排泄的尿中尿酸過多導致尿酸結晶。患者還需定期測量尿液的酸堿度:為促進尿液堿化,可同時服用碳酸氫鈉片。此外,建議在服藥期間定期監測肝功能。
(4)秋水仙堿:是從秋水仙屬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是第一種用于痛風的抗炎鎮痛藥物;還可預防降尿酸藥物治療初期痛風的發作。秋水仙堿劑量越大,副作用的風險和程度越大。與大劑量用藥相比,小劑量秋水仙堿治療急性痛風發作同樣有效,且不良反應明顯減少。服用秋水仙堿期間,如發生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應減小用量,嚴重者應立即停藥。秋水仙堿和紅霉素、克拉霉素、環孢素、利托那韋、地爾硫卓等藥物存在相互作用,同時使用應慎重。
(5)雙氯芬酸鉀、布洛芬、塞來昔布等止痛藥:均為痛風急性期的一線用藥,建議早期足量服用。為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建議首選依托考昔、塞來昔布等。服用這類藥物后如果出現消化道刺激癥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黑便等,應及時停藥。此外,服藥期間注意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同時避免長期大劑量服用。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9174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