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災防治
抗災防治
抗災防治
字號 16

洪水過后如何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2023年08月09日

北京市門頭溝區清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趙進

7月30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北京大部分地區出現連續強降雨天氣,部分地區受山洪影響而斷水、斷電、斷網,處于失聯狀態,嚴重地區發生山體滑坡,道路盡毀,一眼望去,大地盡遭水患。

古語有云:大災之后,必伴有大疫。為防止災后疫病傳播,特別是腸道傳染病的暴發,應提前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首先是災區重點區域消毒。清污所產生的大量垃圾,應及時清運,嚴禁傾倒河中。受雨水污染的室內地面、墻壁和物體表面清污后,可用有效氯為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200 mg/L的二氧化氯或1000 mg/L的過氧乙酸進行噴灑、擦拭消毒;不耐腐蝕的表面,消毒后再蘸清水擦拭。在集中安置點等人員密集場所,更應加強公用物品和生活環境消毒:對于餐具,首選煮沸15分鐘以上進行消毒,也可用有效氯為250~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對于日常生活垃圾、糞便、動物尸體,做到及時清除和處理;對于垃圾桶,可用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對于含有腐敗物品的垃圾,噴灑5000~10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60分鐘;對于受淹水源、廁所、牲畜養殖場所等,全面進行消毒。注意加強手衛生,可選用含醇手消毒劑或碘伏搓擦雙手1分鐘以上。空氣以通風為主。另外,對于無消毒指征的災區外環境、交通道路、路面、交通工具等可以進行噴灑消毒,防止過度消毒現象發生。

其次是水災發生后,對在環境清理中清出的新鮮動物尸體,應盡快深埋或火化;對已經發臭的動物尸體,可用5000~10000 mg/L的有效氯消毒劑或2000 mg/L的二氧化氯噴灑尸體及周圍環境,去除臭味并消毒,然后再深埋處理。遇難者的尸體一般不會引起傳染病的流行或對公共衛生構成威脅,但對于已腐爛發臭的尸體,在裹尸袋內要適當噴灑漂白粉或其他消毒除臭劑,尸體的包裹要盡量嚴緊結實,在移運和處理過程中應遵循既要防止傳播傳染病,又要防止污染環境的衛生原則。

清理街道或臨時安置點周圍的淤泥和垃圾,填平或疏導地面積水,翻盆倒罐,清除各類積水。對于無法清除的各類積水,可每周一次投放滅蚊幼劑殺滅蚊幼蟲;當蚊蠅密度較高時,對臨時安置點、公共綠地等外環境采用空間噴霧方式處理,殺滅蚊蠅;對住所、垃圾站、地下室、廁所等蚊蠅易滋生場所,采用滯留噴灑方式處理墻面,殺滅蚊蠅。另外,還要做到生活垃圾不長期堆放,日產日清;完善防蚊蠅設施,在居住場所安裝紗門紗窗,也可使用蚊帳、蚊香。

然后是鼠類防治。對居民區、垃圾堆、廢墟等重點防鼠場所,投放蠟塊毒餌于隱蔽區域,或直接投入鼠洞、餌站盒內。同時,做好工作人員防護,必要時使用防護服、口罩、手套、鞋套等。滅鼠結束后,及時收集鼠尸,進行無害化處理。

最后是保護水源,注意飲水安全。一是加強受災地區飲用水消毒與水質監測工作;二是做好餐飲具、瓜果、蔬菜消毒,可用100~2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100 mg/L的二氧化氯作用3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

在集中供水點,有條件的,首選凈水消毒設備對生活飲用水進行消毒;臨時設置的集中供水設施、設備,應添加飲用水消毒劑:使用含氯消毒劑處理時,作用30分鐘后,出水口余氯量不應低于0.3 mg/L;使用二氧化氯處理時,出水口余氯不應低于0.1 mg/L。使用槽車臨時供水的,應灌裝符合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要求的水,且槽車在每天使用前應進行清洗消毒。對于分散式供水,直接從江、河、渠、溪、塘、井、涌泉等水源取用水者,可采用含氯消毒劑消毒。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3091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