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yī)院 藥學部 劉潔
隨著甲流小高峰的到來,兒童成為甲流的“主要攻擊目標”,家長們熱衷于囤藥,尤其是奧司他韋——不過,即便買不到奧司他韋,家長們也無需擔心。事實上,治療甲流可供選擇的藥物非常多,一些療效好、副作用小的中成藥同樣值得考慮。
從中醫(yī)的角度,甲流屬外感疾病,根據北京市中醫(yī)管理局制定的《2023年北京春季流感中醫(yī)藥防治方案(試行)》,推薦中成藥如下:
臨床表現為高熱、無汗、身痛、咽痛、流涕、咳嗽、納差、惡心欲嘔、大便干、舌紅、苔白厚或黃厚膩、脈浮數,或退熱后咳嗽遷延不愈者,可辨證選用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小兒咳喘靈口服液、開喉劍噴霧劑等。
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由連翹、淡豆豉、薄荷、荊芥、炒梔子、大黃、青蒿、赤芍、檳榔、厚樸、黃芩、半夏、柴胡、甘草組成。具有疏風解表、清熱導滯的功效。用于小兒風熱感冒夾滯證,對于小兒發(fā)熱咳嗽、鼻塞流涕、咽紅腫痛、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黃效果較好。
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由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黃芩、白芍、蟬蛻等七味藥組成。具有發(fā)汗解表、清里退熱的作用。用于小兒外感發(fā)熱證,對于小兒發(fā)熱、流涕、咽紅等效果較好。脾虛易腹瀉的患兒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由炒山楂、檳榔、枳實、蜜枇杷葉、瓜蔞、炒萊菔子、炒葶藶子、桔梗、連翹、蟬蛻組成。具有清熱肅肺、消積止咳的功效。對于小兒飲食積滯、痰熱蘊肺所致的咳嗽、夜間加重、腹脹效果較好。
小兒咳喘靈口服液由麻黃、金銀花、苦杏仁、板藍根、石膏、甘草、瓜蔞組成。具有宣肺、清熱、止咳、祛痰的功效。對于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效果較好。可在小兒發(fā)熱初起,咳嗽不重的情況下服用,服用時應停止服用補益中成藥。
開喉劍噴霧劑為外用噴劑,由八爪金龍、山豆根、蟬蛻、薄荷腦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于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效果較好。
藥師提醒:
1. 科學預防流感
做好個人防護,注意手衛(wèi)生,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癥狀的人員,如必須接觸時,做好個人防護;定期通風與消毒,注意對門把手、扶手等重點部位的清潔與消毒。
2. 不大量囤藥
治療甲流的抗病毒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不建議自行服用,也無需備藥。
3. 辨證選用中成藥
中成藥種類繁多,根據患兒自身癥狀辨證選擇1-2種適合兒童使用的中成藥即可,退熱藥不可疊加使用,并遵醫(yī)囑用藥。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北三環(huán)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2096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