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區鼓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齊紅艷
硝酸酯類藥物是治療心血管疾病最古老的藥物之一,其為內皮依賴性血管擴張劑,是重要的一氧化氮(NO)外源性供體。正常內皮細胞可產生NO,維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而當內皮損傷失去完整性時,便無法產生充足的NO,導致血管痙攣、狹窄,故需要硝酸酯類藥物提供外源性NO。
硝酸酯類藥物能擴張靜脈血管、動脈阻力血管,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有利于保護心功能,對心室重構產生有益作用;擴張冠狀動脈,增加缺血區心肌供血量,早期應用,可明顯縮小心肌梗死范圍;降低心力衰竭發生率和心室顫動發生率。根據作用時間的長短,硝酸酯類藥物可分為3類:長效硝酸酯類藥物,代表藥物為單硝酸異山梨酯,含有1個硝基;中效硝酸酯類藥物,代表藥物為硝酸異山梨酯,含有2個硝基;短效硝酸酯類藥物,代表藥物為硝酸甘油,含有3個硝基。可能大家發現了:含硝基多的藥物,作用時間短;反之,含硝基少的藥物,作用時間長。
那么,在服用硝酸酯類藥物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我們以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為例,簡單地了解一下。
注意一:口服給藥不含服
心絞痛急救藥硝酸甘油需要舌下含服,這我們都知道——那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呢?是不是同樣需要舌下含服呢?
答案是否定的:不必舌下含服,口服即可。不過,為什么都是硝酸酯類藥物,給藥途徑卻不一樣呢?讓我們簡單地了解一下。
這是因為,硝酸甘油有肝臟首過代謝效應,口服生物利用度僅為8%,而舌下含服的生物利用度可達80%;與硝酸甘油不同,單硝酸異山梨酯無肝臟首過代謝效應,口服生物利用度約為90%:所以,硝酸甘油必須舌下含服,而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可以口服給藥。
注意二:急性發作不選它
單硝酸異山梨酯的優勢十分明顯: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無肝臟首過代謝效應,生物利用度約為90%,攝食對藥物吸收無明顯影響,藥效維持長達10~14小時。無肝臟首過代謝效應,這就減少了個體內和個體間的血藥濃度差異,使得藥物臨床作用可以預見和重現。既然它的優勢這么多,那心絞痛急性發作時,可不可以選用單硝酸異山梨酯呢?
答案是:不可以。簡單來說,單硝酸異山梨酯的起效時間相對較久,約為30~60分鐘,不可用于心絞痛急性發作。藥物起效時間的快慢與親脂性(脂溶性)有關,而對于硝酸酯類藥物來說,硝基數多少決定脂溶性強弱,所以硝酸甘油(含3個硝基)的脂溶性>硝酸異山梨酯(含2個硝基)的脂溶性>單硝酸異山梨酯(含1個硝基)的脂溶性。因此,相比單硝酸異山梨酯,
硝酸甘油更容易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起效速度更快;而單硝酸異山梨酯只含有一個硝基,且含有羥基,水溶性更強,這些藥動學特點決定了其不能快速起效,不能迅速緩解冠心病急性癥狀,不適宜治療心絞痛急性發作,而適宜慢性長期治療——短效硝酸酯類適宜治療心絞痛急性發作,并用于降低心絞痛發作的頻率和程度。
注意三:偏心給藥防耐藥
硝酸酯類藥物耐藥,指連續使用硝酸酯類藥物后,血液動力學和抗缺血效應的迅速減弱乃至消失的現象。耐藥大體可分為以下3種:
(1)假性耐藥:與神經內分泌反向調節和血管容量增加有關。早期即出現,即一開始的24~48小時應用大劑量硝酸酯類藥物就無預期的血液動力學效應。
(2)真性耐藥:指用藥后血管本身功能因素所致的耐藥現象。最常見,任何硝酸酯類藥物連續應用48~72小時后產生效應降低,耐藥現象發生迅速,而經過一個短的停藥期后,耐藥現象消失。
(3)交叉性耐藥:指使用一種硝酸酯類藥物后,抑制或削弱不同制劑或不同給藥途徑的其他硝酸酯類藥物,或NO供體藥物及內源性NO的作用。推測耐藥機制與硝酸酯類藥物共同的生物轉化環節有關。
那么,為及時糾正減弱甚至缺失的治療效果,我們應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耐藥了呢?
我們可以觀察是否有以下表現:①運動耐力下降、心絞痛發作頻繁;②為了達到同樣的治療效果,必須加大給藥劑量;③長期相同劑量給藥,治療效果下降;④無藥期心絞痛閾值下降(即心絞痛發作更頻繁)。
硝酸酯類藥物一旦發生耐藥,不僅意味著療效減弱或缺失,而且可能造成內皮功能損害,對預后產生不良影響——所以,保證硝酸酯類藥物不發生耐藥,非常重要。為此,臨床較常采用間歇給藥法,即保證提供每天8~12小時的無硝酸酯或低硝酸酯濃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偏心給藥”,以避免耐藥。那么,硝酸酯類藥物是如何進行偏心給藥的呢?我們可以通過表1簡單地了解一下。
注意四:飲酒增加低血壓
服用單硝酸異山梨酯期間禁止飲酒,否則會增加低血壓和昏厥的風險——因為乙醇與硝酸酯類藥物都具有舒張血管的作用,作用累加而引起風險。如不慎飲酒而發生的低血壓(出現頭暈或昏厥等癥狀),應立即坐下或躺下。
注意五:緩釋片可掰開服
雖然是緩釋劑型,但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是可以掰開服用的——這通過閱讀藥品說明書或觀察藥片上的刻痕就可以找到答案。無論是整片還是半片(沿刻痕掰開),服用前均應保持完整,用半杯水吞服,不可咀嚼或碾碎服用。
需要強調的是:單硝酸異山梨酯還有另一種緩釋劑型——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而這種藥物不可以掰開服用,不要混淆。
注意六:發生頭痛有辦法
頭痛是硝酸酯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約為10%~30%。頭痛可能出現在開始
治療時,與劑量有關,多為輕到中度,但通常在治療1~2周消失。對于頭痛,口服對乙酰氨基酚一般可以緩解——但是,如頭痛不耐受,有以下2個辦法:
(1)可以從半量(半片)開始,如30mg、qd或25mg、qd,2~4天后調整至足量。
(2)選擇長效制劑,如單硝酸異山梨酯片,20mg、bid。
把前面幾個注意事項連起來,可以得到一個關于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的用藥口訣:
口服給藥不含服,
急性發作不選它。
偏心給藥防耐藥,
飲酒增加低血壓。
緩釋片可掰開服,
發生頭痛有辦法。
現在,關于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你有沒有多一些了解呢?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04988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