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知識
字號 16

蜂蜜藥用有講究

2022年07月02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胡欣燕 李璐瑒

在金庸的武俠作品《神雕俠侶》中,女主角小龍女自幼便在古墓中生活,飼蜂飲蜜,生得容貌秀美若仙、明艷絕倫;后來,機緣巧合之下,她又在絕情谷底獨自生活了16年,也是靠飲用蜂蜜祛除了體內的劇毒——盡管這只是小說中的內容,屬于高于生活的文學藝術范疇,但仍取材于生活——比如上面提到的蜂蜜。蜂蜜自古以來就被視作保健佳品,也是傳統中藥——不但能入藥,還是中藥炮制和中藥制劑中的重要輔料。

一、功效有選擇

蜂蜜甘平滋潤,可補肺潤燥止咳,常用于肺燥干咳,肺虛久咳;一些止咳化痰藥多用蜜制,以增強潤肺止咳之效。中藥炮制常用的是煉蜜(熟蜜),即將生蜜加適量水煮沸,濾過,去沫及雜質,稍濃縮而成。煉蜜能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矯味矯臭,常用蜜制的藥物有黃芪、甘草、桑白皮、枇杷葉、款冬花、紫菀、麻黃、馬兜鈴等。

此外,蜂蜜還具有滋補脾胃、緩和藥性的作用,諸多滋補丸藥、膏劑就用蜂蜜作賦形劑。比如,蜂蜜是中藥蜜丸劑的主要賦形劑,蜜丸在臨床上多用于鎮咳祛痰藥、補中益氣藥等。而且,蜂蜜的黏合力強,與藥粉混合后不易硬化,故可塑性也較強。以此法制作而成的蜜丸光潔、滋潤,在胃腸道中可緩緩溶散釋藥,作用緩慢而持久。

中藥丸劑中的煉蜜可以除去雜質,降低水分含量,破壞酶類,殺死微生物。根據密度的不同,煉蜜可分為老蜜、中蜜和嫩蜜——三者黏性不同,以適配不同性質的藥材細粉而制丸。蜂蜜的選擇與煉制是保證蜜丸質撮的關鍵。蜂蜜煉制的程度,應根據處方中藥材粉末的粗細、含水量的多少以及當時的溫濕度綜合考慮,確定所需黏合劑的黏性強度后,再煉制蜂蜜。

世界上蜜蜂種類繁多,而蜂蜜因蜂種、蜜源、環境等不同,化學組成差異也較大。目前,《中國藥典》收載的藥用標準蜂蜜,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Apr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ris mellifera Linnaeus)所釀的蜜。蜂蜜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另含有有機酸、揮發油、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成分,其他還包括花粉粒、泛酸、乙酰膽堿、維生素、抑菌素、酶類、微量元素等,可用治脾胃虛弱,脘腹作痛。蜂蜜味甘,質潤滑利,潤腸通便,適用于體虛津枯,腸燥便秘。既可單用30~60g/次沖服,亦可制成栓劑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濕熱痰滯、胸悶不寬及便溏或泄瀉者慎用。

二、種類有異同

除了亦食亦藥的蜂蜜,《中國藥典》中還收錄了蜂房、蜂蠟、蜂膠等“蜂”產品——它們雖都與蜜蜂相關,但蜂種基源、性味歸經和功效主治都有所異同(見表1)。

 

三、藥用有講究

蜂蜜中的部分化學成分與蜜蜂采集的蜜源植物密切相關——若蜜源植物中含有毒性成分,則蜜蜂采食后可能將毒性成分帶入蜂蜜中,對服用者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比如,來源于烏頭花、曼陀羅花、雪上一枝蒿等有毒植物的花的蜂蜜,其蜜汁稀而色深,味苦麻而澀,有毒,切勿藥用。

此外,近年來,對蜂蜜中一種叫作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的研究較多。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是一類分布廣泛的植物毒素,目前已在6000多種植物中發現超過660種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約占全球有花植物的3%。研究表明,這類植物中的花粉和花蜜中含有高濃度的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其主要通過蜜蜂訪花時采集到的花粉和花蜜轉移至蜂蜜中。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是一類被公認具有肝毒性的成分,還具有致突變、致癌等毒性,并有

致畸作用,若長期食用含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較高的蜂蜜、蜂蜜產品等,很可能會導致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在人體內的累積,最終引起中毒,危及人類的身體健康。因此,對蜂蜜產品制定和施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十分必要。

 

圖1  白花曼陀羅

“藥”知道

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羅(圖1),其干燥花入藥稱洋金花,屬于1988年國務院頒布的《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3號)中28種毒性中藥品種之一。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915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