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方
字號 16

腎氣丸“神奇”嗎

2022年08月02日

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  龔宗玉

腎氣丸又名八味腎氣丸,首載于《金匱要略》,曰:“虛勞腰痛,少腹拒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此方在古代應用很頻繁,此后更化裁衍生出多個方劑,如桂附地黃丸、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右歸丸等,在現代臨床上的應用也十分廣泛。

腎氣丸是補腎之方,受到很多中老年朋友的青睞。但是,這些補腎藥是否可以經常吃呢?選擇的時候又需要注意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一、組方分析

如前文所述,腎氣丸又名八味腎氣丸,顧名思義,原方由8味藥組成:桂枝一兩,炮附子一兩,干地黃八兩,山茱萸四兩,山藥四兩,澤瀉三兩,茯苓三兩,牡丹皮三兩。

制作時,先將上藥研為末,再煉蜜為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服用時,每服十五丸,或加至二十五丸,酒送下,日再服。主治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泄,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或沉細而遲,以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胞等。

原方所治病癥雖多,但均為腎陽衰虛所致。腎主藏精、內含命門之火,腎陽虧虛則下元不足,不能溫養臟腑、四肢,出現腰痛、下半身發冷的癥狀。少腹即小腹,為膀胱所在之地,而腎與膀胱相表里,腎陽不足則膀胱氣化無力,小腹出現牽引不適或小便尿量減少、尿頻、尿急、癃閉等癥狀。小便反多則是因為腎主水,升清降濁參與水液代謝,腎陽衰虛則水液傳輸無力,清者不能上承,水液代謝失常,出現小便反多、皮膚腫脹等下消的癥狀。

方中炮附子辛、甘、大熱,歸心、腎、脾經,溫通三焦;桂枝溫經通脈、助陽化氣:二藥共為君藥,可補腎陽、助腎氣。干地黃甘苦而寒,可滋補腎陰;山茱萸補肝腎;山藥益氣養陰、補脾肺腎;三藥共為臣藥。再以澤瀉、茯苓相配伍利水滲濕,且茯苓健脾,健后天之本(脾)以養先天之本(腎),丹皮苦辛微寒,善入血分,可清血中淤滯:三藥共為佐藥。

該方從藥物組成上看是一個陰陽雙補的處方,但是實際為補陽之藥。因為腎陽為陰中之陽,命門之火為水中之火,根據《類經》第十四卷的記載:“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這句可以這么理解:滋補腎陽必須于陰中求陽。從組方藥性上看,該方補陽之藥附子、桂枝用量少,而滋陰之藥用量多——意在微微生火,鼓舞腎氣,取“少生火氣”之意。補陽之藥就像是往一個油燈內添加一顆火星,引燃燈芯,再依靠地黃等藥物,達到行氣活血利水的目的,生生不息,形成一個正常的循環,可逐漸恢復腎氣。所以,腎氣丸并不是一個峻補腎陽或者大補腎陽的藥,我們需注意辨證。

二、類方辨析

上面提到,在腎氣丸的長期應用過程中,化裁衍生出了多個組方,主要包括:①桂附地黃丸;②金匱腎氣丸;③濟生腎氣丸;④右歸丸。

那么,它們與腎氣丸都有哪些差異或相似之處呢?通過表1,我們簡單地了解一下。

 

三、挑選解析

由表1可知,桂附地黃丸最接近腎氣丸,功效基本相似。金匱腎氣丸與濟生腎氣丸較為相似,二者利水消腫的功效也有增強,更適合腎陽虛衰證且伴隨水腫嚴重的患者。右歸丸溫補腎陽、填精止遺,適用于比腎氣丸所治之癥更嚴重的腎陽虛患者,典型表現有怕寒肢冷、陽痿不舉、遺精、小便自遺等,符合腎陽不足證的年老或久病、重病患者更適用。

因此,若患者為腎陽虛且伴有消渴尿多、小便尿頻、尿急或點滴不出,可選用腎氣丸或桂附地黃丸;若患者腎陽虛并伴有水腫、腰重腳腫、痰飲,可選用金匱腎氣丸或濟生腎氣丸;若患者陽虛更甚、畏寒怕冷、臍腹疼痛、小便清或自遺、年老久病重病,可選用右歸丸。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現在市面上已買不到以《金匱要略》中腎氣丸的原方制備而成的中成藥了,《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與現今使用的中成藥金匱腎氣丸為不同藥品,二者在治療上各有偏重。提示患者對癥選用正確的藥物。

四、注意淺析

了解發現,生活中很多人會自行選購腎氣丸(上述各類),但這類藥物是否可以長期服用呢?有什么特別的注意事項嗎?有哪些常見的不良反應呢?下面,我們簡單地了解一下。

(1)腎氣丸中含附子,不宜長期大量服用,若服用兩周后癥狀無改善,應及時就醫。

(2)應注意與含烏頭類藥物的重復用藥情況,以防烏頭類藥物中毒。附子為烏頭子根,不同的人對烏頭堿耐受程度不同,長期服用腎氣丸的患者應觀察是否有烏頭堿中毒的癥狀,輕者常表現為口舌針刺感麻木、四肢麻木伴隨頭暈頭痛、煩躁、心慌胸悶,重者常表現為全身發硬、四肢抽搐、語言或者神志不清、呼吸先加快后減慢直至麻痹、血壓下降、心動過緩或過速等。

(3)腎氣丸為滋補類中成藥,應避免與解表類中藥同時服用,以防閉門留寇,引表邪深入內里。

(4)腎氣丸為補陽類中成藥,有舌紅無苔或苔少津虧、發熱、盜汗等虛熱證患者不適宜使用,有痰熱、實火、食積癥狀患者亦不適宜。

(5)不建議將腎氣丸與六味地黃丸聯用。很多人認為腎氣丸與六味地黃丸聯用可以達到陰陽雙補的效果,因為從功效上看,腎氣丸溫陽補腎、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腎氣丸的組方完全涵蓋了六味地黃丸的組方,只是在六味地黃丸組方的基礎上增加了附子、桂枝2味藥,方中含大量滋陰藥物,是一個陰中求陽的方子。因此,擇需選用一種即可,不建議將兩藥聯用。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9339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