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綜合評價是促進藥品回歸臨床價值的基礎性工作,是鞏固完善國家藥物政策的重要措施,在基藥遴選、醫保談判、醫療機構藥品選用與合理用藥等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為提高藥品綜合評價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為相關人員開展藥品綜合評價工作提供培訓與指導,2022年10月14日至2022年10月15日,由北京藥學會主辦、北京藥學會藥品綜合評價專委會承辦的藥品綜合評價技能培訓學習班在線上圓滿召開,此次培訓班也得到了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的指導與大力支持。本次學習班參與人數高達7500人次。
北京藥學會趙懷全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紀智禮書記為學習班做開班致辭,充分肯定了開展藥品綜合評價技能培訓學習班的重要意義。
(領導致辭)
本次學習班為期2天,共分為4大版塊——⑴領航:政策解讀/指南解讀專場;⑵助航——方法指導專場;⑶護航——方法指導專場;⑷伴航——案例分享專場。學習班的設置力求從政策到方法,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多維度地對藥品綜合評價工作進行授課。
在領航專場,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趙琨教授做了“衛生技術評估進展及應用”的報告、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史錄文教授做了“藥品臨床綜合評價與國家基本藥物遴選”的報告、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趙銳教授做了“藥品臨床綜合評價政策和管理指南解讀”的報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林陽教授聯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王曉玲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李國輝教授共同做了“藥品臨床綜合評價技術指南解讀”的報告,3位教授分別就心血管、兒童及腫瘤疾病領域開展藥品綜合評價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深入討論。領航專場的報告深刻解讀了國家藥品綜合評價相關政策和指南,能夠為聽眾開展相關工作起到重要引領作用。
(領航—參會專家)
在助航和護航兩個方法學指導專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翟所迪教授做了“循證藥學證據生態系統的構建”的報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周鵬翔教授做了“藥品臨床綜合評價中的質量評價”的報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門鵬教授做了“上市后藥品有效性評價方法”的報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尉耘翠教授做了“兒童用藥安全性評價的方法學探索與實踐”的報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方振威教授做了“基于FAERS開展安全性評價方法”的報告、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詹思延教授做了“上市后藥品安全性評價方法”的報告、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葉志康教授做了“GRADE評價真實世界研究證據”的報告、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韓晟教授做了“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的報告、天津大學吳晶教授做了“藥品臨床綜合評價指南指導下如何規范開展藥品經濟性評價”的報告、武漢大學崔丹教授做了“藥品臨床綜合評價指南指導下如何開展適宜性、可及性評價”的報告。助航和護航專場的報告圍繞著藥品臨床綜合評價的關鍵話題進行細致講解,包括質量評價方法、不同維度評價方法等。方法學指導的報告深入淺出、內容詳實,聽眾認真聆聽、深受啟發。
(助航、護航—參會專家)
在伴航專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林陽教授做了“心血管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實踐分享”的報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王曉玲教授做了“兒童用藥臨床綜合評價實踐分享”的報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李國輝教授做了“抗腫瘤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實踐分享”、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繆麗燕教授做了“醫療結構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實踐分享”、山東省立醫院沈承武教授做了“調脂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實踐分享”的報告。報告專家分享了開展相應藥品綜合評價的豐富經驗,啟發聽眾思考。
(伴航—參會專家)
本次學習班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林陽教授擔任會議主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趙榮生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張弨教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艾超教授、北京醫院金鵬飛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趙志剛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戰寒秋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張波教授分別擔任不同版塊的主持,對各位報告人分享的內容進行高度凝練總結。
(會議主持)
學習班內容緊密圍繞最新的政策指引,強化突出基本方法技能培訓,結合優秀的藥品綜合評價案例分享,為相關人員開展藥品綜合評價工作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與指導,為提高藥師隊伍能力建設、促進藥品回歸臨床價值奠定了堅實基礎,受到了廣大藥學同道的一致好評。2022年度“藥品綜合評價技能培訓學習班”圓滿結束!
藥品綜合評價專委會供稿
2022年10月17日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2741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