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方
字號 16

“黃連解毒”知多少

2022年03月08日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韓江云

日常生活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特別熱衷于辛辣、油膩、甜膩及味道濃厚的食物,尤其是在南方,麻辣火鍋基本上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這類人的味蕾往往可以得到一時的滿足和享受,但與此同時,也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不利的影響。長此以往,不僅容易引起“三高”,還容易滋生“內熱”“內火”“毒邪”,出現口舌生瘡、目赤頭痛、牙齦腫痛等癥狀。

那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火”“熱”“毒”的克星——黃連解毒湯。

一、黃連解毒湯的來歷及組成

黃連解毒湯源自晉代葛洪的《肘后備急方》卷二,曰:“治傷寒時氣溫病方第十三”,但未出方名;在唐朝王燾所著的《外臺秘要》中始見其方名。功效瀉火解毒,主治三焦實熱火毒證。

黃連解毒湯的組方非常簡單,僅包含4味中藥: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原方為黃連3兩、黃芩2兩、黃柏2兩、梔子14枚。現在常用量為黃連9g,黃芩6g,黃柏6g,梔子9g。方中黃連清瀉心火,兼瀉中焦之火,為君藥;黃芩清肺熱并上焦之火,為臣藥;黃柏瀉下焦之火,為佐藥;梔子瀉三焦之火,兼能導熱下行,引邪熱從小便而出,為佐使藥。四藥合用,苦寒直折,瀉火解毒,三焦火邪去而熱毒解,諸癥可愈。

下面,我們對方中的君藥—黃連做一簡單介紹。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連(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上三種分別習稱“味連”“雅連”“云連”(表1),屬于清熱燥濕類藥材。《本草綱目》記載:“其根連珠而色黃,故名。”其藥用部位為根莖,又因其表面顏色為黃色,故名黃連,是以顏色命名的中藥。野生較少,現多為栽培品。

 

黃連性味苦、寒。其味入口極苦,俗語曰:“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就真實表達了黃連的滋味。黃連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功效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是治療腸胃炎、痢疾、黃疸等的常用藥。黃連是中醫治療痢疾的重要藥物,最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相關記載。黃連之所以能在黃連解毒湯中擔當君藥,一方面是因為黃連能入上焦以清心除煩,而心為君火之臟,想要瀉火必先清心,心火安寧,則其他臟腑經絡之火自會下降;又因為黃連能入中焦而祛濕熱之邪,使中焦之火得以清瀉。另一方面,黃連主要有效成分為小檗堿類生物堿,也是黃連解毒湯的主要成分,具有顯著的抑菌作用。因此,黃連能在黃連解毒湯中承擔君藥之職。

雖然中藥復方治療疾病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其配伍嚴謹,君、臣、佐、使各藥物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作用,通過多分子、多靶點、多途徑作用于疾病,從而起到治療疾病的效果。處方當中一直保有這樣一個思想,就是“給邪以出路”。例如,解表劑“給邪以出路”,讓邪從汗而出;瀉下劑“給邪以出路”,讓邪從大便出;清熱劑“給邪以出路”,讓邪從二便出,尤其是小便。本方導熱從小便出,主要是梔子的使用,梔子通瀉三焦火邪之外,還有清熱利濕、利尿作用。

二、黃連解毒湯的功效及臨床應用

黃連解毒湯功效瀉火解毒,主治三焦火毒證。臨床用于大熱煩躁,口燥咽干,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斑,或身熱下利,或濕熱黃疸,或外科癰瘍疔毒。

作為清熱解毒的經典名方,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連解毒湯在抗炎、抗菌、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腦缺血、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療效。

臨床上,黃連解毒湯在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治療上也有一定的應用。大量文獻報道,黃連解毒湯聯合鹽酸多奈哌齊片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心肝火旺型)的療效明顯優于單純中醫治療組或西醫治療組;黃連解毒湯能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水平、體重質量指數,改善胰島素抵抗,并且對損傷的血管內皮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桂枝茯苓湯聯合黃連解毒湯可減少西藥用量,降低心絞痛發作頻率,提高臨床療效;黃連解毒湯可有效改善主動脈病變相關指標及血脂水平,對于高脂血癥所導致的主動脈病變療效顯著且安全可靠。由此可見,黃連解毒湯在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方面有顯著的療效。另據報道,黃連解毒湯在治療膽道感染、膿皰瘡、濕疹等疾病方面也有很好的療效。

此外,黃連解毒湯在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該病臨床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少數有腹瀉、嘔吐等癥狀。因其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歸屬于中醫“疫病”范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該病位在肺,具有“濕”“熱”“毒”“瘀”的特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中,對于“邪毒閉肺型”推薦黃連解毒湯為其治療方之一。另有文獻報道,對于患者出現的重型氣營兩燔大熱之證,也可以用黃連解毒湯來治療。

中醫在辨證論治方面獨樹一幟,能夠運用整體觀念,來協調臟腑陰陽,使五臟六腑陰陽平衡;同時,還能辨證論治,因人制宜,針對不同個體,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在這次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

三、黃連解毒湯的使用注意事項

臨床表現為大熱煩擾、口燥咽干、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屬三焦火毒熱盛的人群,治療可用黃連解毒湯。

對于臨床表現為四肢無力、面色萎黃、納差乏味、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等屬脾胃虛弱的人群,則不宜應用本方;因為本品苦寒,易損傷脾胃,會使正氣更加耗傷。對于臨床表現為四肢無力、面色萎黃、口渴而喜冷飲、舌紅苔少等屬氣陰兩虛人群,也不宜應用本方;因為本方苦寒,會更加耗氣傷陰。對于臨床表現為五心煩熱、舌干乏津等屬陰虛津虧的人群,同樣不宜應用本方;因為本品實并無養陰生津的功效。

最后,我們簡單歸納一下:①本方組成皆為大苦大寒之藥,不宜久服,更不能過量服用。②藥液煎煮量不可太多,以免藥液過多而增加胃腸道負擔。③體內無火熱、煩躁、舌紅、口干等熱盛癥狀者不宜服用。此外,雖文中并未明確提及,但仍需注意:服藥期間應忌煙、酒、辛辣及油膩食物,且不宜與滋補類中藥同時服用;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及脾胃虛弱者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孕婦慎用。

四、展望

黃連解毒湯是清熱解毒的經典古方,里面的中藥還可能蘊含著對人類醫學有特殊貢獻的有效成分,尚待發掘。比如,屠呦呦團隊就是從中醫藥古典醫籍中獲得的靈感,并最終成功地從常見的中草藥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中醫藥學是我國獨有的瑰寶,我們中醫藥人要不斷地探索和努力,“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充分發揮和利用中醫藥特色優勢。相信有一天,中醫藥防病治病的奧秘會被破解,華夏醫藥學(中醫藥學)事業也會走到世界的前列。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00051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