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范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趙志剛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但各種疾病也開始磨刀霍霍,比如,帶狀皰疹就好發于春季。很多人(特別是老年人)都有過帶狀皰疹的經歷,對這種病最直觀的感覺就是—這病痛起來是真要人命啊!
那么,帶狀皰疹究竟是何方“妖怪”,為何讓人如此談之色變?下面就讓藥師來大家一一揭曉。
一、帶狀皰疹長什么樣
帶狀皰疹又名“腰纏龍”“皮蛇”“蜘蛛瘡”等,顧名思義,其常出現在腰部及后腰部,也可出現在面部、下肢、內臟等區域;一般按照受累神經呈紅色長條形帶狀分布,通常僅發生在身體一側。
在帶狀皰疹出現的前2~3天,大多數患者會在身體一側的受累神經分布區域感到疼痛、刺痛或發癢,同時會伴有疲倦、嗜睡、發燒、胃腸道不適等癥狀。之后,這片區域開始出現一簇簇小水皰,水皰周圍發紅呈長條形。水皰通常會持續出現3~5天,病變處對任何刺激都很敏感,所以輕微的觸摸即可引起劇烈的疼痛。
一般情況下,水皰出現約5天后開始變干、結痂,結痂前水皰內仍含有帶狀皰疹病毒,具有傳染性。如在大面積皮膚上發生水皰或持續時間超過2周,常提示患者免疫系統功能異常。
二、帶狀皰疹有哪些后遺癥
帶狀皰疹最為常見的后遺癥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約出現在9%~34%的帶狀皰疹患者身上,患者在皰疹消失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會感到疼痛,甚至無法正常入睡,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少數患者在痊愈后會出現片瘢痕、色素沉著。
對于眼部帶狀皰疹而言,如果治療不當可導致視力下降;對于耳部帶狀皰疹而言,如果治療不當可出現面癱、聽力下降;嚴重的帶狀皰疹甚至可以導致死亡。
三、為什么會得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這種病毒通過空氣傳播,可經呼吸道黏膜或結膜進入人體,初次感染后可導致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依舊潛伏在人體內的神經節內,當人體因衰老和其他各種原因(如疲勞、創傷、惡性腫瘤、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出現免疫力降低時,病毒將再次作祟,引發帶狀皰疹。
四、帶狀皰疹常見嗎
帶狀皰疹很常見,尤其是老年人群更容易得帶狀皰疹,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不斷提高。
據估計,全球約三分之一的人可能得帶狀皰疹。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每1000位健康人中約有1.2~3.4位患病,65歲以上老年人,每1000個人中有3.9~11.8位患病,85歲以上高齡人群約有一半人至少發病一次。
五、帶狀皰疹如何治療
目前,對于帶狀皰疹的主要治療目標是:緩解急性期的疼痛,限制皮損的擴散,縮短皮損的持續時間,預防或減輕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及其他并發癥。常用的治療手段包括藥物治療、局部治療和物理治療。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包括抗病毒治療、糖皮質激素治療、神經痛藥物治療。
(1)抗病毒治療:系統性的抗病毒治療應盡早進行,盡可能在皮膚癥狀出現后的2~3天內開始,包括內臟器官受累的播散性帶狀皰疹、持續性眼帶狀皰疹和耳帶狀皰疹;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在皮膚癥狀出現3天后開始。數據顯示,在癥狀出現3天后給以抗病毒治療藥物,仍然對預防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有益。目前,臨床上常用的3種抗病毒治療藥物是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包括外用和全身給藥方式。
(2)糖皮質激素治療:在帶狀皰疹急性發作早期的治療中,系統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可以抑制炎癥過程,縮短急性疼痛的持續時間和皰疹愈合時間;但不推薦單獨使用皮質激素,需聯合其他抗病毒藥物。
(3)神經痛藥物治療:神經痛治療藥物包括鎮痛藥、抗抑郁藥、抗癲癇藥、外用利多卡因等。①使用鎮痛藥時,應采用階梯治療的方案,第一步采用非甾體類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若無效或者效果不佳可采用低效麻醉性鎮痛藥(如曲馬多、可待因),若仍無效或者效果不佳則可采用高效麻醉性鎮痛藥(如嗎啡)。②抗抑郁藥包括帕羅西汀、氟西汀、舍曲林等。對于為什么要用抗抑郁藥,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原因在于疼痛神經通路和情緒神經通路的神經遞質有共同之處,應用抗抑郁藥可產生鎮痛的效果。③抗癲癇藥包括卡馬西平、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能有效減輕針刺樣痛。④外用利多卡因凝膠治療帶狀皰疹急性疼痛及神經痛,使用十分方便,且無全身不良反應。
此外,其他手段包括局部麻醉劑阻滯交感神經、經皮神經電刺激等。
2.局部治療
局部治療時,可以用3%硼酸溶液或冷水濕敷,每日數次,每次15~20分鐘。皰疹少時,可涂爐甘石洗劑,然后可以外用聚維酮碘、呋喃西林、苯扎氯銨溶液濕敷,去除結痂,預防繼發感染。
3.物理治療
半導體激光、氦氖激光照射等均可作為帶狀皰疹的輔助治療方法。
六、中醫如何治療帶狀皰疹
中醫學認為,帶狀皰疹初起多為濕熱困阻、濕毒火盛,后期多為火熱傷陰、氣滯血瘀或脾虛失運,余毒未清。因此,初期以清熱利濕解毒為先,后期以活血化瘀理氣為主,兼顧扶正固本。對于不同類型的帶狀皰疹,應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1)肝膽濕熱型:發病初期,皮疹鮮紅、水泡聚集、皰壁緊張、灼熱刺痛,應選擇清熱利濕、解毒止痛的藥物,如龍膽瀉肝丸、加味逍遙丸、新癀片等。
(2)脾虛濕蘊型:皮疹淡紅、皰壁松弛、糜爛滲出較多,應選擇健脾除濕、行氣活血的藥物,如參苓白術散、除濕胃苓湯。
(3)氣滯血瘀型:這種類型多見于老年人,皮疹色暗或皮疹消退后仍疼痛不止,應選擇理氣活血、通絡止痛的藥物,如云南白藥、血府逐瘀湯、七厘散等。
另外,針灸也是一種不錯的治療帶狀皰疹的特色療法,可選用火針、電針、局部圍刺,刺絡放血拔罐、穴位注射或埋線、艾灸等。
七、如何預防帶狀皰疹
防患于未然,預防永遠大于治療。經過系統治療,帶狀皰疹患者確實可以迅速恢復健康,但依舊無法在根源上防止病毒重新被激活,所以患者仍會面臨再次或多次復發的可能。因此,注射帶狀皰疹疫苗是最為有效的預防手段。目前,已經被批準上市的帶狀皰疹疫苗有兩種:Zostavax(ZVL)與Shingrix(HZ/Su)。
Zostavax是一種減毒活疫苗,由默沙東公司研發,于2006年5月被美國FDA批準用于年齡≥50歲成年人帶狀皰疹的預防,只需接種一劑,就可大幅降低帶狀皰疹發病率,目前已于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60多個國家上市。但美國免疫實踐咨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不建議60歲以下的人接種Zostavax,因為Zostavax的保護力只能持續5年左右,在60歲之前接種,被接種者無法在帶狀皰疹發病風險最大時得到保護。
Shingrix是一種新型重組亞單位疫苗,由葛蘭素史克公司研發,于2017年10月被美國FDA批準用于年齡≥50歲成年人帶狀皰疹的預防,成為繼Zostavax之后,第二個被FDA批準上市的帶狀皰疹疫苗。ACIP建議5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種Shingrix,間隔2~6個月接種兩劑,可有效預防帶狀皰疹,預防率可達到90%,接種后前四年保護率仍可達到85%以上。
2019年5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重組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的進口注冊申請,用于50歲及以上成人帶狀皰疹的預防,填補了國內帶狀皰疹疫苗的空白。
除了接種疫苗之外,加強身體素質也極為重要,只有當自身免疫系統強大時,才能抵抗病毒的繁殖。此外,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封閉區域,如果身邊有人得了帶狀皰疹或者在帶狀皰疹恢復期,應盡量隔離,以防被傳染。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04069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