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藥品說明書
字號 16

感冒,不是只有寒熱

2021年03月01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金銳

可以這么說,感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類疾病;然而,常見卻并不意味著簡單。那么問題來了:如果說不簡單,又應該怎樣正確認識和應對感冒呢?哪些感冒好得快,哪些又好得慢呢?此外,從中醫角度看,除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外,還有哪些需要引起格外重視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一、單一邪氣與復合邪氣

生活中,幾乎人人都得過感冒。但是,感冒之后的情況卻不盡相同:有的人沒幾天就好了,有的人則會遷延很長時間。

那么,為什么有的感冒好得快,有的卻好得慢呢?或者換句話說,什么樣的感冒好得快,什么樣的感冒好得慢呢?

從一般人的感覺來看,普通著涼感冒或者傷風感冒,癥狀相對較輕,好得快;而流行性感冒,癥狀就會重一些,好得慢。大體上來說,這種看法是沒問題的。進一步而言,如果感冒是由一種新變異的病毒引起的,情況就會格外麻煩。所以,大家對于流感、禽流感這類的感冒就更為關注,也更加擔心。

那么,中醫對感冒又有著怎樣的認識呢?

從中醫角度看,感冒屬于外邪侵入類疾病,邪氣是造成這種外感類疾病的關鍵因素。根據邪氣屬性的不同,中醫將其分為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學術上稱為“外感六淫”。這六種邪氣侵犯人體,就會引起感冒。而不同的邪氣可以引起不同類型的感冒(風邪、寒邪、火邪皆可引起感冒)。

同時,除了單一邪氣之外,邪氣之間還會出現疊加,引起復合邪氣型感冒。比如,風邪與寒邪疊加可以引起風寒感冒,風邪與火邪疊加可以引起風熱感冒,暑邪與濕邪疊加可以引起暑濕感冒。

從以上內容來看,感冒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單一邪氣因素引起的,另一類則是由復合邪氣引起的。

可以這么說,由單一邪氣因素引起的感冒,癥狀輕,好得快;而由復合邪氣引起的感冒,癥狀重,好得慢。同時,復合邪氣的種類越多,復合的程度越雜亂,癥狀就越重,好得就越慢。所以,那些讓人感到格外棘手的,就都是復合邪氣所致的。

二、針對復雜邪氣的“立體作戰”

從正邪抗爭的角度看,邪氣單一,相當于敵軍的軍種單一,都是“大刀片子”,因此,我們的應對策略也很簡單,一句話:“給老子全炸了!”推而言之,復雜的邪氣即可比作多兵種協同的敵軍,“海陸空”都有,應付起來自然就需要“立體作戰”了。

從中藥功效的角度看,能散寒的中藥很多,能祛濕的中藥很多,能清熱的中藥也不少。但是,既能散寒又能疏風,既能祛濕又能清熱的中藥,比較少;而既能散寒又能清熱的中藥,基本沒有。所以,就得依靠組方配伍來實現這種“立體作戰”了。

也就是說,對于復合邪氣引起的復雜類型感冒,需要不同藥性的中藥配伍來應對。

換句話說,對于那些治療感冒的中成藥,組方越單一,或只用了單一藥性的中藥,該藥就適合治療單一邪氣的感冒;組方越復雜,或用了各種不同藥性的中藥,該藥就適合治療復合邪氣的感冒。

所以,對于板藍根來說,無論體外具有何種抗病毒活性,說到底它還是一味苦寒中藥。類似的還有麻黃,不論含有何種緩解鼻塞的成分,其就是一味辛溫中藥。而單獨使用這些中藥,只可能對單一邪氣的感冒有效。

當然,這些單味中藥若與其他藥性相同的中藥配伍使用,其整體的作戰能力會增強。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等即是此類,除了清熱之外還可以疏風,用于風熱感冒;而三拗片、風寒感冒顆粒等,除了散寒之外也可以疏風,用于風寒感冒。

只有當不同藥性的中藥配伍組方之后,才可能形成立體作戰能力。比如,感冒清熱顆粒由幾乎等比例的寒性中藥和熱性中藥組成,兼具苦味和辛味,適用于復雜類型感冒。再比如,連花清瘟膠囊雖然一般被認為是治療熱證感冒的,但從組方中的麻黃(辛溫)、苦杏仁(苦溫)、藿香(辛溫)、紅景天(甘平)、甘草(甘平)來看,也是一個寒熱并用的組方,自然也就適合用于復雜邪氣引起的感冒。所以,連花清瘟膠囊能夠用于治療新冠肺炎,是有道理的。

這種道理的核心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單一與復合、少與多的關系。根據這個道理,中藥解表藥除了可分為辛溫解表藥和辛涼解表藥兩類之外,還應該加一項——寒熱并用解表藥。這一類藥適合用于復合邪氣引起的復雜類型感冒,包括流感、禽流感等。

三、細說感冒清熱顆粒

下面,咱們重點來說說感冒清熱顆粒。

感冒清熱顆粒是最常用的感冒中成藥之一。該藥說明書提示其可“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明確說明其能夠治療風寒感冒。那么,除了風寒感冒,風熱感冒能用嗎?如果分不清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能用嗎?

也許有人會說:說明書不是明明寫著可以“清熱”嘛,自然是可以治療風熱感冒的。可惜事實并非如此,因為無論風寒感冒、風熱感冒還是暑濕感冒,都有可能會出現發熱。在感冒表證的治療上,出現發熱不代表就是熱證,關鍵還得看其他證候表現。因此,《神農本草

經》里記載的“麻黃‘除寒熱’”以及“荊芥‘主寒熱’”里的“寒熱”,就可以理解為表證正邪相搏時怕冷和發熱均出現的疾病狀態。所以,感冒清熱顆粒的“清熱”,不代表它適

合用于風熱感冒。

不過,從感冒清熱顆粒的組方來看,感冒清熱顆粒與其他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藥確有不同。

第一,先來看感冒清熱顆粒說明書中記載的成分。

●荊芥穗:辛、微溫。解表散風,透疹。

●薄荷:辛、涼。宣散風熱,清頭目,透疹。

●防風:辛、甘、溫。解表祛風,勝濕,止痙。

●柴胡:苦、微寒。和解表里,疏肝,升陽。

●紫蘇葉:辛、溫。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葛根:甘、辛、涼。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

●桔梗:苦、辛、平。宣肺,利咽,祛痰,排膿。

●苦杏仁:苦、微溫,有小毒。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白芷:辛、溫。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

●苦地丁:苦、寒。清熱解毒,消癰腫。

●蘆根:甘、寒。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

由此可見,感冒清熱顆粒的組方是一個典型的“寒熱并用”方,其中荊芥穗、防風、紫蘇、苦杏仁、白芷為溫性中藥,薄荷、柴胡、葛根、苦地丁、蘆根為寒性中藥,桔梗為平性。這樣組方的結果,一是整體寒熱傾向不明顯,二是祛寒作用和清熱作用兼具。從功效上看,全方以祛風解表藥(針對鼻塞、流鼻涕為主,輔以清熱、利咽、止咳、利尿藥,對感冒引起的怕冷、發熱、鼻塞、流清涕、咽痛、咳嗽、小便不利均有一定作用。

第二,可試將其與其他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藥作一比較。目前市面上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藥不多,參考醫保功效目錄,除了感冒清熱顆粒,還有風寒感冒顆粒、感冒疏風丸、荊防顆粒、九味羌活丸等。這些藥物的組成分別為:

●風寒感冒顆粒:麻黃、葛根、紫蘇葉、防風、桂枝、白芷、陳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感冒疏風丸:麻黃絨、苦杏仁、桂枝、白芍、紫蘇葉、防風、獨活、桔梗、谷芽、甘草、大棗、生姜。

●荊防顆粒: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茯苓、桔梗、甘草。

●九味羌活丸:羌活、防風、蒼術、白芷、黃芩、川芎、地黃、甘草、細辛。

可以看到,上述這些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藥,大多含有麻黃、桂枝、羌活、細辛、生姜等祛風散寒作用比較強的辛溫中藥,而且基本不含有寒涼性中藥。造成全方的辛溫散寒作用很強,且具有較明顯的升高血壓的可能性。

綜上可知,雖然感冒清熱顆粒的說明書明確提示“風寒感冒”,然其組方較特殊,以辛溫祛風解表為主,但卻不含麻黃、桂枝、羌活等辛溫峻烈之品,反而加入苦地丁、蘆根、薄荷等寒涼中藥。從臨床診療實際看,感冒清熱顆粒不僅可用于風寒感冒,而且可以用于風寒風熱表現不明顯或風寒風熱表現兼有(“寒包火”)的一般感冒。當然,仍然不建議將其單獨用于風熱感冒和暑濕感冒。

(本文版權歸北京藥學會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2174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