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講堂
字號 16

關于“無糖”食品的那些事兒

2021年01月19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翟曉雨

對于一個既想減肥,又想吃零食,還想養生的年輕人來說,“無糖餅干”“無糖蛋糕”“無糖酸奶”“無糖奶茶”“零度可樂”等似乎是最合適不過的選擇;但是,這些無糖食品、飲料真的不含糖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弄清楚究竟什么是“糖”。

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多種類型的糖,對于其中一部分我們可以做到如數家珍,比如牛奶、糕點、甜菜所用的糖。但也有一些是我們不太熟悉的,比如甜味劑等;而與其關系密切的“無糖食品”則更是盲點。下面,結合表1,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

一、什么是“無糖食品”

根據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通則》規定,“無糖”食品的要求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無糖食品的甜味來自甜味劑,如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麥芽糖醇、甘露醇等)和糖精、阿斯巴甜、安賽蜜等。

需特別強調的是,用糖醇制取的食品,才能稱“無糖食品”;而對于只用高倍甜味劑制取的食品,只能稱為“無熱量食品”。

二、什么是甜味劑

首先,根據表1我們可以知道,甜味劑可分為營養型甜味劑和非營養型甜味劑兩大類。

營養型甜味劑多為糖醇類甜味劑,所產生的熱量低于蔗糖。常見的有木糖醇、山梨醇、甘露醇等,它們的甜度比蔗糖稍低。

非營養型甜味劑又稱“高倍甜味劑”,甜度往往是天然蔗糖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但在同等甜度下,產生的熱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非營養型甜味劑有天然的與人工合成的之分:天然的非營養型甜味劑種類較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甜菊糖;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常見的有安賽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甜味劑能量低,在人體內不轉化為葡萄糖,不受胰島素的控制,所以不會升高血糖;不被口腔微生物利用,所以不會引起牙齒齲變。因此,甜味劑也廣泛作為無糖食品的代糖使用。

三、甜味劑的安全性

任何一種食品添加劑在批準使用前,都要經過嚴格的安全評估。所以,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甜味劑都是經過安全評估的,只要是在規定的范圍內使用就是安全的。研究也發現,在規定的范圍內使用,甜味劑與癌癥并無關聯。

但值得提醒的是,由于苯丙酮酸尿癥患者無法代謝苯丙氨酸,故不能食用含有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的食物。此外,無論甜味劑還是糖,食用都需適量。

四、關于“無糖”的小貼士

(1)所謂“無糖食品”,只是不添加蔗糖。而無糖餅干、蛋糕原料本身就是淀粉,且制作過程中會添加牛奶、雞蛋和大量的油脂。所以,食用之后,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會逐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葡萄糖,吸收入血,血糖也會隨之升高。

(2)奶茶杯上的“無糖”,只是沒有額外加糖,本身熱量就很高。

(3)長期大量食用含有甜味劑的食物,不僅不能有效降低血糖,反而可能由于影響了正常的腸道菌群,從而讓血糖升高。長此以往,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引發各類腸道健康的問題。

(4)對于甜味劑,更推薦選擇“醇”類的天然糖類替代品,如木糖醇、山梨醇、麥芽糖醇等。

(5)選擇天然食物,盡量避免二次加工。比如,能吃水果就別喝果汁。

(6)學會看食物配料表。選擇無糖食品時,應該注意關注產品標簽上的配料及營養成分表,了解產品使用的甜味劑種類及食品總體的能量含量。

(7)平時注意多運動,多食用蔬菜水果,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這才是預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有效途徑。

(本文版權歸北京藥學會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11796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