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藥品說明書
字號 16

藿香正氣、白虎湯、仁丹與中暑

2019年09月19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金銳

暑熱還未過去,這個時候依然要重視防治中暑。怎么治療中暑?也許您會想到藿香正氣、白虎湯、仁丹等中成藥。那么,這些藥品之間有什么區別?應該怎樣用?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能不能治療中暑?

近期網上有一種觀點認為,藿香正氣水不能治療中暑。持此種觀點的網友認為,中暑屬于高溫引起的不適,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胸悶惡心、大量出汗、發熱出疹,甚至高熱昏厥等。而藿香正氣水屬于溫熱性的中藥,高溫引起的中暑再吃藿香正氣水,這不是火上澆油嗎?同時,藿香正氣水中含有酒精,也不適合在高溫中暑時服用。

那么,這種說法究竟對不對呢?

其實,在討論這種說法對不對之前,我們需要認真看一下,“中暑”這個詞的含義。根據《中醫大詞典》和《中醫藥學名詞》,中暑包括以下4種含義:

●中暑是指感受暑邪而發生的一種急性病癥,又叫中熱,主要表現為高熱汗出或膚燥無汗,煩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嘔惡腹痛。

●中暑是指“暑風”,《醫碥》釋義:“中暑,或名暑風,以與中風相似也”。

●中暑是指“陰暑”,李東垣:“避暑乘涼得之者,名曰中暑”。

●中暑是指暑日受寒,腹痛吐瀉者?!读驐l辨》釋義:“暑熱相逼,好食生冷,不禁房欲,遂至腎陽內歉,腠理不密,寒涼暑濕,乘虛直入,頃刻胸腹悶痛,肢逆汗冷,吐瀉交作。此無論動靜,而即為中暑也”。

由此可知,“中暑”也分“陰”和“陽”。“中暑”這個詞本就有不同的含義。在現代語境中,“中暑”一般包括兩種情況,其一是因為長期在高溫戶外停留或水分補充不及時而造成的高熱脫水狀態;其二是因為在夏季過度感受寒邪(貪涼飲冷、飲食不潔、房事過勞等各種原因)所造成的上吐下瀉和發燒頭暈的疾病狀態。實際上,前一種情況就是常說的陽暑,后一種情況就是常說的陰暑。

對于陰暑,毫無疑問,這就是藿香正氣水的主治證,外感風寒同時內傷濕滯。從臨床應用來看,伴有受寒史的中暑患者,很有可能屬于陰暑,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水治療。對于陽暑,一般的推薦治療是人參白虎湯、解暑丸、清暑益氣湯等清熱宣透的復方,對應的中成藥包括金梅清暑顆粒、暑熱康糖漿、金銀花露、慶余辟瘟丹等。

那么,藿香正氣口服制劑是否可以用于治療陽暑呢?實際上,從病因角度看,暑傷氣,暑邪會損傷人體正氣,之后就會出現中焦正氣不運的上吐下瀉和乏力頭暈,所以上述治療陽暑的中藥湯劑或中成藥,一般都會包括補氣的藥物。另外,長夏多暑邪,暑邪屬于火邪和濕邪的混合體,就是那種濕熱熏蒸的桑拿天的感覺。對于這種病證的治療,需要祛除盤踞在中焦的濕熱,采取的方法一般不是單純的苦寒清熱燥濕,而是芳香行氣化濕。從這兩點看,藿香正氣水里面既有補氣中藥,也有芳香化濕中藥,所以對于陽暑輕癥患者也是可以用的。不足的是,藿香正氣制劑的清熱生津作用非常弱。

最后簡單總結一下,中暑不僅包含陽暑,也包含陰暑(其實傳統意義上,中暑更多是指陰暑)。藿香正氣水或者其他口服劑型,用于陰暑完全沒問題。從補氣和芳香行氣化濕的角度看,輕癥陽暑也可以使用,但是需要注意兩點:(1)與清暑益氣湯、人參白虎湯相比,藿香正氣制劑的清熱生津作用非常弱,這不利于治療陽暑;(2)治療陽暑時,含酒精的藿香正氣水不作為首選,可替換為其他口服劑型。

白虎湯

治療陽暑,首選白虎湯!

前已述及,暑邪是熱邪與濕邪的聚合體,中暑也分為以中熱為主和以中濕為主。藿香正氣水的組方配伍思路,決定了它所適合的是以中濕為主的中暑和陰暑,而不是以中熱為主的中暑和陽暑。例如,夏天在太陽底下曬出來的中暑就屬于陽暑。那么,陽暑用什么藥物治療更好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治療陽暑經典名方——白虎湯。

白虎湯,源自《傷寒雜病論》,是治療太陽中熱、陽明熱證或肺胃有熱而造成的身熱汗出而渴的癥狀,后世溫病學派的醫家也將其應用于氣分熱證,屬于辛涼重劑。從名字上看,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白虎屬于西方金,所以白虎湯的作用部位在肺,能夠清熱瀉火,養陰生津,行秋季之令。那么,白虎湯由哪些藥物組成呢?

實際上,白虎湯的組方非常簡單,只有4味中藥:石膏、知母、甘草和粳米。這4味藥里面,不僅沒有毒烈性中藥,而且還有藥食同源的中藥。其中,石膏是君藥,甘辛大寒,能夠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亢盛,頭痛牙痛等。知母苦寒,能夠滋陰降火、潤燥滑腸,用于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生甘草甘平,能夠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等。粳米就是一種大米,屬于藥食同源的藥材。

為什么白虎湯可以防暑解暑?

第一,從白虎湯治療的癥狀來看,主要針對的是身熱、汗出和口渴,這3個癥狀恰好是人體在夏天的適應性表現,也是夏季中暑中熱最主要的不適表現。從中醫角度看,這種表現反映出來的證型是“熱盛津傷”,符合白虎湯的適應癥。

第二,從白虎湯的組方中藥來看,石膏是經典的清熱瀉火藥,知母是經典的清熱生津藥,甘草是經典的清熱補氣藥。所以這樣的組方既保留了清熱的效果,又避免了苦寒清熱傷津的燥性,適合治療“熱盛津傷”的疾病。

第三,從臨床文獻角度看,白虎湯單用,或者加用西洋參或人參的復方,經常用于暑熱證的治療,一般用于高熱不退或汗出熱減、旋即又升的暑熱癥患者,效果良好。加用西洋參或人參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益氣養陰的作用。

所以,高溫炎熱、烈日暴曬造成的中暑和以中熱而非中濕為主要表現的暑熱證,可選用白虎湯治療。

仁丹和人丹,有什么異同?

在治療中暑的中成藥里,有兩個非常相似的藥品,一個叫做仁丹,另一個叫做人丹,讀起來完全一樣。那么,這兩個藥一樣嗎?有沒有什么區別呢?

我們認識中成藥,往往都是先通過其功效和作用。這兩個藥的功效是什么呢?很簡單,仁丹與人丹都可治療中暑和暈車暈船,都是在暑熱天服用的,十分類似。接著,我們再來看看成分。仁丹與人丹都不是藥典品種,而是部頒標準品種。其組成如下:

●仁丹:陳皮、檀香、砂仁、豆蔻、甘草、木香、丁香、廣藿香葉、兒茶、肉桂、薄荷腦、冰片、朱砂。

●人丹:薄荷腦、肉桂、甘草、兒茶、木香、冰片、桔梗、樟腦、小茴香、草豆蔻、丁香羅勒油。

對比一下,不難發現,這兩個藥有相同成分,也有不同成分。相同成分是薄荷腦、肉桂、甘草、兒茶、木香和冰片,一共6味藥,主要作用是理氣開竅,祛濕行氣。除此之外,仁丹的獨有成分是陳皮、檀香、砂仁、豆蔻、丁香、廣藿香葉和朱砂,而人丹的獨有成分是桔梗、樟腦、小茴香、草豆蔻和丁香羅勒油。所以,人丹和仁丹這兩個藥是組成不同的兩個中成藥。

既然組成不同,功效上有什么區別呢?

其實,雖然組方藥味不同,但這些不同的中藥卻具有十分相似的功效。比方說,仁丹中的陳皮、檀香、丁香、豆蔻和藿香是理氣化濕藥,而人丹中的小茴香和草豆蔻也是理氣化濕藥,都具有止嘔的作用。當然,從藥物安全性角度看,仁丹中的朱砂屬于毒性中藥,《中國藥典》提示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孕婦禁用。人丹中的樟腦屬于烈性中藥,藥性辛熱,《中華本草》記載其有小毒,具有止痛辟穢的作用,氣虛患者慎用,孕婦禁用。所以,從安全性和注意事項角度看,這兩個藥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從藥品說明書角度看,兩藥的禁忌癥和不適用人群提示并不相

同,人丹說明書提示“嬰幼兒、孕婦禁用”。也就是說,從備孕開始到寶寶3歲以內,建議不要用人丹。同時,人丹說明書提示“脾胃虛寒泄瀉者慎服”,也就是說,長期稀溏便的患者應避免服用。究其原因,樟腦可能是主要的風險成分。而仁丹說明書并未提示明確的禁忌癥,不適用人群也只是“嚴重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病和腎病”等一般提示性語言,對于孕婦也僅僅提示“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以上就是人丹和仁丹的主要異同之處。大家只要記住,這兩個藥雖然都是治療中暑惡心和暈車暈船的,但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人丹含有小毒中藥樟腦,嬰幼兒和孕婦禁用;仁丹含有毒性中藥朱砂,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和孕婦禁用。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無論是人丹還是仁丹,都是用于治療以中濕為主的中暑的。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492266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