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年醫院 征帆
牛奶是現代生活中常備的乳品,但牛奶與不少藥物同時服用都會影響藥物的吸收,甚至發生相互作用而導致藥效降低。這是因為牛奶可在藥物表面和胃黏膜形成一層薄膜,待薄膜被消化吸收后,藥物已錯過了最佳吸收期,因此降低了藥物的吸收和療效。另外,牛奶還可與一些藥物發生不良的化學或物理反應。牛奶中含有較多的無機鹽類物質,如鈣、磷、鐵、多種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和脂肪等化學物質,容易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穩定的鉻合物或難溶性鹽類,使藥物難以被吸收,嚴重者還會形成膽結石、腎結石。
部分不宜與牛奶同服的藥物:
1.含鈣、鋅制劑和鐵制劑
牛奶中的蛋白質可與乳酸鈣(新蓋中蓋、鈣中鈣)、葡萄糖酸鈣、葡萄糖酸鋅等鈣、鋅制劑形成凝塊,不僅影響吸收,使血藥峰濃度降低,還會加重胃腸的負擔。
鐵制劑有琥珀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葡糖酸亞鐵等。牛奶中的磷可使鐵劑沉淀,也可影響鐵的吸收。鐵以亞鐵離子形式主要在十二指腸及空腸近端吸收,牛奶中鈣離子可與鐵劑在十二指腸吸收部位發生競爭,使鐵吸收減少,降低療效。另外,鐵制劑服用時忌茶,以免被鞣質沉淀而無效。所以,患者服用鐵制劑和牛奶應間隔1~2小時。
2. 中草藥或中成藥
中藥與牛奶同服尤其不適宜,因中藥中常含有糖、多糖、蛋白質、多肽、氨基酸等,有些含人參皂苷、甘草甜素、維生素、揮發油、有機酸、微量元素。而牛奶中的鈣磷鐵易與中藥中的有機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難溶物,破壞了牛奶和藥物的有效成分。此外,牛奶中的蛋白質、脂肪有時也會影響藥物吸收。
3. 胃粘膜保護劑和抗酸藥
常用含金屬離子的胃粘膜保護劑和抗酸藥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碳酸鈣、碳酸氫鈉、鋁碳酸鎂、三硅酸鎂、鋁鎂加、枸櫞酸鉍鉀、膠體果膠鉍、鋁酸鉍及其復方制劑。牛奶與上述藥物合用時,其所含蛋白質易與藥物中的金屬離子反應,形成凝塊,不僅降低藥物的療效,加重胃腸的負擔,也影響牛奶營養成分的吸收。另外,碳酸氫鈉與含鈣藥物、牛奶合用時,可導致乳-堿綜合征。
4. 大部分抗菌藥物
大部分抗菌藥物不宜與牛奶同服。幾乎所有喹諾酮類藥物,如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以及四環素類藥物,易與牛奶中的金屬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影響吸收,降低抗菌作用,使藥物療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但有部分藥物可與牛奶同服,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羥氨芐、頭孢克洛、克拉霉素、羅紅霉素、米諾環素等。
5. 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
如用于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地高辛、洋地黃毒苷等。若用藥的同時大量飲用牛奶,牛奶中的鈣離子可加這類藥物的毒性,甚至發生意外。嚴重高血壓病人使用的優降寧等降壓藥與牛奶或奶制品同服,可能引起血壓驟升,重者會使血壓持續性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
6. 抗帕金森病藥
抗帕金森病藥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及其復方制劑不宜與牛奶同服。左旋多巴在小腸吸收,在體內運轉時需要載體幫助。牛奶蛋白質中含有的芳香氨基酸(如苯丙氨酸)會與左旋多巴競爭同一載體系統,從而影響其吸收。
7. 抗抑郁藥
牛奶不能與抗抑郁藥物中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同時服用,因為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酪胺,當這種酶被抑制時,酪胺就會大量蓄積,引起血壓驟升、心律紊亂,嚴重者可導致腦出血甚至死亡。
8. 治療便秘藥
比沙可啶為刺激性緩瀉藥,用于治療急、慢性便秘和習慣性便秘。牛奶可使比沙可啶的腸溶衣過早溶解,可產生胃或十二指腸刺激。因
此,服藥前后2小時不得飲用牛奶。
9. 其他藥物
抗癌藥雌莫司汀、鈣及骨代謝調節劑(阿侖膦酸鈉、伊班膦酸鈉、帕米膦酸、伊班膦酸、氯膦酸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與含有鈣或其它二價陽離子的牛奶、食物或藥物同服,因為它們會減少藥物的吸收。
總之,藥最好用清水,不宜用牛奶、茶水等送服,服藥與喝牛奶需間隔1個小時;嬰兒服用藥物后也應隔一段時間再吃母乳,以避免產生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療效,增加副作用。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03684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