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知識
字號 16

傷口消毒劑:你選對了嗎?

2019年06月05日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  范婷 趙志剛

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很多人糊弄糊弄就過去了,雖然多數(shù)情況下,傷口可以完美愈合,但凡事都有例外,傷口一旦處理不當,可能會留下疤痕,甚至誘發(fā)感染、威脅健康。所以,小小傷口雖不起眼,背后卻潛伏著大隱患。

傷口消毒劑的分類

傷口消毒劑的使用,主要是為了達到預防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可以在皮膚、黏膜、傷口、燒傷創(chuàng)面等部位使用,主要包括碘類、醇類、強氧化物類、胍類、季銨鹽類和強氧化劑等,代表藥物見表1。

表中所列藥物都可以在藥店買到,并且不需要醫(yī)生處方。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傷口消毒劑就是碘酊、碘伏與酒精,大多數(shù)家庭都備有其中一種或幾種。但是,你知道要如何選用嗎?

影響消毒劑作用的因素

1.消毒劑本身

毫無疑問,消毒劑的種類、配方、濃度、穩(wěn)定性等都會影響到消毒作用,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仔細閱讀消毒劑的使用說明書,選擇合適的消毒劑種類,選擇有效而無毒的消毒劑濃度,消毒劑開啟后應注意開啟后的有效期,保證消毒劑的質量。

2.微生物方面

不同種類微生物對于消毒劑的敏感度是不一樣的,尤其是細菌的芽孢具有很強的抵抗力,如果口較深、受到污染、有感染風險,通常需要采用高效的消毒劑才能將其殺滅。

3.環(huán)境

溫度、濕度、pH等均會對消毒劑的作用產生影響。一些易揮發(fā)的消毒劑溫度升高時容易揮發(fā),影響殺毒效果;濕度會影響微生物的含水量,不同的消毒劑有各自的最佳環(huán)境濕度;環(huán)境pH也可以改變消毒劑的作用,如含氯消毒劑在酸性環(huán)境中殺菌作用會得到加強,戊二醛在堿性環(huán)境中殺滅微生物的作用要強于酸性環(huán)境。因此,在消毒劑的保存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環(huán)境因素,以免效果降低或者失效。

各種消毒劑的選用攻略

1.碘類

1.1碘酊

碘酊又被稱為“碘酒”,屬于傳統(tǒng)消毒劑,是由碘、碘化鉀和酒精配成,通常使用濃度為2%。碘酊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被廣泛應用于皮膚消毒,如術前的皮膚消毒。但是碘酊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并且可以引起過敏反應,因此不能用于皮膚黏膜(如口腔、眼睛等)、破損皮膚和碘酊過敏者的消毒。

一般皮膚感染如毛囊炎、小癤腫未成熟前或局部被毒蟲咬傷,可以涂用碘酊。需要注意的是,用碘酊消毒皮膚后,需要用酒精擦拭脫碘,減少碘對皮膚的刺激。

1.2碘伏

碘伏是一種碘與不同載體(表面活性劑、聚合物等)絡合而成的不定型結合物,可以殺滅細菌、真菌、芽孢和部分病毒,常用濃度為0.5%。目前常見的產品是聚維酮碘,是家用傷口消毒劑的首選。

碘伏的殺菌作用與濃度有關,不同情況下,需要選用不同濃度的碘伏,才能達到最佳的殺菌效果,實際生活中的濃度選擇見表2。



碘伏雖具有高效、低毒、刺激性小、作用持久、應用廣泛等優(yōu)點,但使用過程中仍需要注意:

●對碘過敏及燒傷面積大于20%者不宜用;

●碘伏穩(wěn)定性差,應該室溫下避光保存;

●不可長期使用,長期使用會引起皮膚粗糙、色素沉著等癥狀,還可引起甲狀腺疾病;

●不宜與紅汞同時涂用,否則會產生有毒的碘化高汞,對皮膚有強烈刺激。

1.3復合型含碘消毒劑

復合型含碘消毒劑,殺菌作用比碘伏更強、作用更持久、更不易著色,目前常見的產品有洗必泰碘和安爾碘。

洗必泰碘為氯己定和碘的絡合物,1%濃度的洗必泰碘軟膏及霜劑可用于化膿性創(chuàng)面及皮膚感染等,刺激性小、低毒、作用強效。

安爾碘由碘與緩釋劑、增效劑和干燥劑等合成,分為無醇型和含醇型兩種,前者含0.5%有效碘,后者含0.2%有效碘。安爾碘具有強效、速效、持久、速干等特點,無過敏等不良反應,常用于口腔炎癥毒殺菌,傷口與癤腫消毒,肌肉射前皮膚消毒,傷口換藥及瓶蓋、體溫表消毒等。

2.醇類

2.1乙醇

乙醇就是我們俗稱的酒精,古時候就有用酒精消毒的傳統(tǒng)了,一直沿用至今。酒精的最佳作用濃度為75%~85%,濃度過高會使細菌表面的蛋白質凝固形成硬膜阻止酒精進入細菌內部,濃度過低則無法徹底殺死細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主要是75%的酒精。

75%酒精可以用于皮膚消毒,但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創(chuàng)面的消毒,因為酒精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并且容易揮發(fā),效果不持久。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消毒≠酒消毒,酒除了酒精和水以外,還含有高級醇、有機酸、酯類、多元醇、酚類等成分。這些成分對細菌的作用也十分復雜,有消滅作用也有促進作用。因此,使用酒來替代酒精殺毒是非常不科學的。但如果是緊急情況,比如身邊沒有消毒劑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但不能代替酒精的作用。

2.2異丙醇

目前國內普遍使用酒精,很少使用異丙醇,但是在國外,異丙醇的應用十分廣泛,這主要是由于國外對于酒精的管控。異丙醇的常用濃度為70%~80%,與酒精相比,消毒效果差別不是很大,市場上許多醫(yī)用消毒片就是由70%異丙醇和無紡布組成。

3.強氧化物類

3.1過氧化氫

3%的過氧化氫溶液,又稱雙氧水,可以殺滅細菌、真菌、芽孢和病毒等所有微生物,當雙氧水濃度達到1%時,即可產生殺菌作用。雙氧水性質不穩(wěn)定,需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并且作用短暫,當存在有機物質時殺菌作用會降低。

雙氧水局部涂抹沖洗后能產生氣泡,有利于清除膿液、血塊及壞死組織。常用于化膿性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口腔炎、齒齦膿漏、扁桃體炎及清潔傷口。用3%溶液沖洗或濕敷,適用于厭氧菌感染以及破傷風、氣性壞疽的創(chuàng)面;1%濃度用于扁桃體炎、口腔炎、白喉等的含漱口。需要注意的是:

●高濃度雙氧水可刺激、損害皮膚黏膜,形成“白痂”,無醫(yī)師指導不可盲目使用;

●雙氧水不可與還原劑、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堿、碘化物混合使用,以免造成二次損傷。

3.2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也是一種強氧化劑,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高濃度時對組織有刺激和腐蝕作用,低濃度時有收斂作用,適用證用于急性皮炎或急性濕疹,特別是伴繼發(fā)感染或壞死、小面積潰瘍者。

使用時,取高錳酸鉀片0.1g加入100~1000ml水,將其配置成0.01%~0.1%溶液,可直接沖洗創(chuàng)面,也可用消毒棉簽蘸取后清洗或用紗布潤濕后敷于患處,滲出較多時,可直接將患處浸入溶液中洗浴。

使用過程中要注意:

●高錳酸鉀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和腐蝕作用,尤其是當濃度過高的時候,會灼傷皮膚,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皮膚壞死,并易使皮膚著色,因此需要注意稀釋;

●不可長期使用,長期使用過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會破壞機體固有的環(huán)境,反而更容易感染細菌。

4.胍類

胍類中最常見的就是氯己定,又名洗必泰,包括醋酸氯己定和葡萄糖酸氯己定,屬于低效消毒劑。氯己定能有效殺滅細菌繁殖體,但對芽孢、結核桿菌及真菌僅有抑制作用,對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真菌、黑曲霉菌殺滅能力較弱。將氯己定與醇、碘和三氯生等復配,可有效降低使用濃度,縮短作用時間,提高殺菌效果。

氯己定性質穩(wěn)定、無刺激性、腐蝕性低、使用方便,主要用于皮膚、黏膜消毒,因其對變形鏈球菌高度敏感也常被用在漱口水中。WHO《預防手術部位感染(SSI)全球指南》指出,使用含氯己定的酒精類消毒產品能顯著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生率,我國常用5000mg/l氯己定醇溶液作為手術前手消毒水。

5.季銨鹽類

季銨鹽類中最常見的是苯扎溴銨,屬于低效消毒劑,可以吸附在細菌表面導致細菌通透性改變,阻礙其代謝而達到殺菌效果。

市場上銷售的苯扎溴銨溶液濃度為5%,使用前應稀釋,即配即用。皮膚消毒使用0.1%溶液,創(chuàng)面黏膜消毒用0.01%溶液。稀釋方法:0.1%溶液,取本品1份,加純化水或清水50份;0.01%溶液,取本品1份,加純化水或清水500份。

由于苯扎溴銨的作用會受溫度、酸堿度和有機物等影響,因此禁止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如肥皂)、碘酊、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溶液(雙氧水)、磺胺粉等合用。

6.其他

紅藥水和紫藥水是許多人都接觸過,甚至使用過的,但是,藥師建議您趕緊把這兩種消毒劑扔掉,不要再使用!為什么呢?

先說紅藥水,紅藥水又叫紅汞,是汞和溴的混合物,顏色深紅,其含有的重金屬汞會對身體產生毒性,并且本品殺菌作用弱,完全可以用其他產品替代。

紫藥水又稱龍膽紫,是一種劑量相關的致癌物質,已經(jīng)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可以致癌,建議棄用。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北三環(huán)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wǎng)站瀏覽46504083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wǎng)站所有內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