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動態信息 藥業新聞
藥業新聞
字號 16

輔仁:迎接醫藥創新時代

2016年10月09日

醫藥網9月12日訊 近年來,互聯網席卷全球,影響力更是深入到方方面面,對制造業的影響尤為深刻。對于典型的傳統制藥行業來說,2014醫藥“觸網”政策的松動,不僅令中國藥企們紛紛躍躍欲試,更吸引著一向喜歡“獨辟蹊徑”的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輔仁集團)領航人朱文臣。如何進行醫藥創新?如何針對互聯網做出創新改變?朱文臣有著自己的思考。

“大動作”開啟創新時代

輔仁集團成立伊始,面對中國醫藥行業97%都是仿制藥的現實,朱文臣已有自己的想法,就是立足13億中國百姓,生產老百姓需要的大普藥。對于此舉,有人不解,有人質疑。不僅因為這一想法在當時很大膽,還因為“大普藥”是一個被當時很多行業大鱷們忽略的區域,而朱文臣卻堅定地從這片汪洋大海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回顧輔仁集團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朱文臣總是在不斷的質疑中運籌帷幄,用一次次的“大動作”開啟輔仁集團的“創新”時代。

以研發創新為例,自創立之初,輔仁集團就把研發創新作為企業的發展引擎,把兼并重組作為企業規模擴張的發展路徑。從1998年成立時的一個品種,到2001年開始,用連續6年時間陸續完成5起并購,構建出一個龐大的產業體系。品種版塊的搭建不僅令現在的輔仁集團擁有水針劑、凍干粉針劑、口服固體制劑等23個劑型近1000個品種,更令輔仁集團制劑綜合產能一直位居全國制藥行業前列。

再熔煉、再管理、再提升

如果把2006年之前的輔仁集團定位為一個自我豐富的過程,那接下來的時間里,朱文臣所邁出的每一步,都是一個關于創新團隊再熔煉、再管理、再提升的過程。

2003年,輔仁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6年,輔仁藥業技術中心被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聯合批準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同時經人社部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7年,被河南省科技廳批準設立“河南省中藥藥物制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1年,與鄭州大學聯合成立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012年,輔仁藥業集團被河南省發改委、科技廳等部門授予“河南省十佳科技創新型領軍企業”稱號……一系列對于科研創新的投入和發展不僅使輔仁集團強大著自身的創新實力,更令輔仁集團在獲得諸多行業榮譽和認可的同時,加大了朱文臣對醫藥創新的投入和信心。

在朱文臣看來,長期以來,中國醫藥行業的研發受垂直價值鏈思維影響很深,多處于低水平重復階段,能夠獲得批準的創新藥屈指可數。創新能力的不足不僅制約著中國醫藥行業的發展,更是中國醫藥企業難以突破的瓶頸。究其原因,是我國缺乏創新藥研發的歷史積淀,缺乏高端人才資源和缺乏創新藥物篩選及發展平臺。

針對這種情況,輔仁集團采用共享經濟思維制定研發平臺的戰略,將最初提出的“無圍墻研究院”研發戰略進行升級,把研發思維由最開始的垂直價值鏈轉變為雙邊市場思維,真正做到醫藥研發機構的“去邊界化”“去中心化”“去中間化”。

“去邊界化”“去中心化”“去中間化”

2006年起,輔仁集團的研發重心開始向新藥快速仿制創新,建立了國家地方聯合重點實驗室、創新藥孵化基地、化學藥物制備中試技術、中藥活性成分提取純化中試技術、藥物制劑中試、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眾多研發和支持平臺。這一階段輔仁集團更多考慮的是如何通過對全國乃至世界各種醫藥資源的重組整合來發展中國的醫藥產業。

2009年,輔仁集團與專門從事基因藥物開發及生產的北京遠策藥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對其實施資產重組。作為病毒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關聯企業,遠策藥業在生物制藥領域的研究在國內乃至全世界處于領先水平,輔仁集團開始在生物制藥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當時間來到2012年,輔仁集團與印度最大的抗腫瘤和抗艾滋病藥物大型跨國制藥企業熙德隆公司開始戰略合作,合資成立“輔仁藥業集團熙德隆腫瘤藥品有限公司”,把高端抗腫瘤藥品和抗艾滋病藥品的研發、生產引入國內,引入輔仁集團,彌補企業在抗腫瘤、抗艾滋病藥物研發、生產領域的不足,這個項目于2014年初在鄭州奠基開建。

目前,輔仁集團正在上海建設的新藥創制科技園是一個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研發平臺,未來它將形成一個新藥研發創新創業的孵化基地,為世界各地的新藥研發團隊提供項目研發孵化服務。在這個新藥創制科技園里,平臺思維已不僅體現在戰略層面,它已經應用到了組織的管理、創新、調動人員的積極性等各個方面。

通過搭建協同、共贏的研發平臺,輔仁集團正在把創新化作一種虹吸力,不僅把專業領域內的高精尖藥品引入國內,更沿著輔仁集團“全球通用名藥中國制造商”的目標全速邁進。

www.PharmNet.com.cn 2016-09-12 醫藥經濟報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3479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