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8月12日訊 2016年5月2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了國家藥價談判結果,替諾福韋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種藥品降價幅度分別達到67%、54%、55%,三種藥品中即有兩種為“替尼”類藥物。而在CDE公示的擬納入優先審評的藥物品種注冊申請中,我們又看到了“替尼”類藥物的身影,其中包括7月21日公示的瑞戈非尼片、磷酸蘆可替尼片和維莫非尼片以及4月28日公示的吉非替尼。毋庸置疑,“替尼”類藥物儼然成為藥品審評、招標政策的寵兒,讓我們不得不對它們“再上心頭”。
“替尼”類藥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PTKs)是一類靶向小分子藥物,在抗腫瘤領域有著重要作用,一直是藥物研發的熱點。目前,全球在研的靶向小分子抗腫瘤藥物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有300多個,進入臨床III期的有30多種(見表1),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品種達12種之多,治療肝癌和直腸癌的產品種類也較多。“非小”領域市場廣闊,但競爭激烈程度也可見一斑。(來源: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中國新藥研發監測數據庫CPM)
目前,全球不同國家總共有20多個替尼類藥物上市,12個品種在中國上市(見表2),埃克替尼、伊馬替尼、達沙替尼和阿帕替尼四種產品已批準國產,吉非替尼等8種產品仍僅依賴進口,除伊馬替尼、達沙替尼和阿帕替尼四個品種外,其余均為獨家品種。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CML)領域最為火熱,2015年,AstraZeneca(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在NSCLC市場位居第一,國產品種有埃克替尼坐鎮,以28%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隨著這兩種產品作為談判藥品納入醫保目錄,前景更為看好;伊馬替尼以絕對性優勢超越另兩種產品在CML市場占居首位。
www.PharmNet.com.cn 2016-08-12 醫藥地理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41307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