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動態信息 藥業新聞
藥業新聞
字號 16

中藥企業,未來三年死很多?

2016年05月19日

醫藥網5月10日訊 這幾天看中藥企業數據,發現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一些中藥企業增長乏力,很多上市公司藥企處于負增長階段,比如天士力,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增長 2.27%,主營業務收入增長 1.58%,醫藥工業收入增長- 28.90%。又比如神威藥業,營業額減少14.7%,約人民幣4.66億元。

其實不僅是上市中藥企業,沒上市的中藥企業也存在營業收入下滑情況。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筆者史立臣去年在一些文章中以及在新著《醫藥企業轉型升級戰略》中就發出過警示,也就是說未來幾年是中藥企業非常艱難的時期。

現在我們可以根據國藥相關政策和整體行業發展態勢明確時間:未來三年,將是中藥企業或者藥企的重要業務單元最為困難的時期。

為什么如此困難?

我國目前正大規模的推行藥占比,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規定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30%左右。

怎樣實現30%?

就是保留治療性藥物,把非治療性藥物列入輔助2范圍內予以踢出。

中藥注射液、中西藥復方制劑這類具有爭議性的藥物會首當其沖被限定在30%之外,其次就是中成藥,在西醫為主的現有公立醫療機構中,中成藥已經不作為治療型為主的藥物,所以會被列入輔助用藥范圍內。

以前我們還可以通過醫院門診的銷售渠道大幅度開中成藥,但現在很多地方再砍掉醫院門診。

以前我們的中藥注射液主要在基層醫療市場銷售(城市三甲醫院等基本看不到中藥注射液的影子),但現在國家嚴禁門診輸液。

國家已經把中藥列入非治療性藥物范疇

我們可以看國家中藥發展規劃中對中藥的定性。

2016年2月14日,國務院審議并通過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

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各領域得到全面協調發展,中醫藥標準化、信息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到2030年,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也就是說,國家層面都把中藥發展列入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之中了,那么在未來各地公立醫院中肯定會被從治療領域中逐步剔除。

而現在,很多中藥企業都是以治療性藥物為主。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藥企業已經構建起了以治療為主的中藥產品體系,現在你被邊緣化,則短期內讓中藥企業難以適應。

很多中藥企業會說,我們可以從醫院市場轉戰藥店市場。

但這需要時間,起碼三年。

現在藥店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新進入的中藥產品不一定短期內構建起頗有競爭力的營銷態勢,更不用說藥店市場需要藥企或者產品的品牌競爭了,而且,很多藥品需要醫療機構的處方引導才能在藥店大量銷售。

這幾年中藥質量問題,更是讓中藥發展雪上加霜。

比如近日,多家報道稱,由于使用了用硫磺熏蒸過的浙貝作為原料,很多成品藥中被檢測出較高的硫磺含量。太極集團、通藥集團、哈藥集團、云南白藥集團4家知名藥企或涉其中。

中藥重金屬問題、農藥殘留問題、硫化問題,一直是中藥領域的頑疾,這極大的損害了中國人對中國產中藥產品的信任,所以,很多國人跑到日本大肆采購日產中成藥。

所以,未來三年,將是中藥企業非常艱難的三年

艱難是因為國家政策的調整,因為市場結構的調整,因為國人的認可度降低,因為很多中藥企業轉型太慢。

很多中藥企業前幾年就沒看清形勢,未來再跟不上形勢,就只能等死。

未來的中藥企業發展,筆者史立臣認為需要的關鍵成功要素是:品牌,產品群,產品質量,解決方案,消費者群,醫生群。

但現在有幾個中藥企業有這些關鍵要素?

所以,未來會淘汰一批中藥企業,估計能占到50%,這些被淘汰的中藥企業,有可能就有今天的大型中藥企業。

www.PharmNet.com.cn 2016-05-10 鼎臣醫藥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88983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