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由于不受地方招標降價的影響,不少血液制品價格開始上漲,部分小品種如纖維蛋白原,出廠價調高了150%左右;破傷風免疫球蛋白調高70%左右;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出廠價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約10%-20%,提價幅度超出市場預期。
此前,血制品行業上游受到漿站數量限制、下游受到藥品價格管制,面臨著量價齊受限的局面。目前美國擁有漿站數量約480個,而中國漿站數量在200個上下。據專家估算,大概500個漿站才能滿足國內需求。此外,中國采漿頻次低、單次采漿量少,每人每年采漿量較國外差距明顯,制約了血漿供給效率。
據了解,血制品行業是準入壁壘較高的行業。為了實行血液制品生產企業總量控制,從2001年起,國家不再批準新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行業具有封閉性,這也為已經進入行業內的企業提供了較為寬松的競爭環境。
總體上看,發改委取消藥品限價后,由于地方招標采購和醫保控費機制的綜合制約,加之對市場交易價格監測監管工作強化,因此絕大部分藥品市場交易價格不會上漲。但血液制品例外,血液制品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在以往政府給出最高零售限價時,血液制品的定價通常非常接近最高零售限價,而其他藥品的定價離最高零售限價通常很遠。
www.PharmNet.com.cn 2016-02-04 證券時報網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71888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