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動態信息 藥業新聞
藥業新聞
字號 16

解熱鎮痛藥“老當益壯”:7只老產品約占全球市場的七八成

2016年02月15日

解熱鎮痛藥物一直是國際醫藥市場上一大類重要品種。迄今為止,已上市的品種約有數十個,但來自國外的分析數據表明:7只老產品(包括:撲熱息痛、阿司匹林、安乃近、布洛芬、雙氯芬酸、酮替芬和萘普生)約占全球解熱鎮痛藥市場的7~8成,其它幾十只鎮痛藥的銷售額合計僅占剩余2~3成份額。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撲熱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安乃近等4只老藥占到上述7只老產品銷售總額的70%,這一情況表明,解熱鎮痛類藥國際市場上至今仍是老藥擔綱。

性價比決定市場

為何曾被人譽為是“超級止痛藥”(COX-2類)的解熱鎮痛新藥西樂葆、萬絡等在上市十多年后卻并未取得預期銷售業績,而上述歷史悠久的老藥卻出乎意料地暢銷世界?一份報告中道出了其中的原因:2014年全球20只最暢銷通用藥排行榜中解熱鎮痛老藥竟然占了5個座位,按排名分別是:撲熱息痛(全球銷售額61.8億美元)、布洛芬(第5名,19.8億美元)、阿司匹林(第8名,16.6億美元)、芬太尼(第11位,16.1億美元)、雙氯芬酸(12位,16.1億美元)。在20只暢銷通用名藥中解熱鎮痛藥占了1/4。

而且上述5只解熱鎮痛藥銷售額合計占到20只全球暢銷藥銷售總額的3成左右。由此可見,解熱鎮痛在國際通用名藥市場上的重要性。至于為何解熱鎮痛新產品無法在國際醫藥市場上“坐大”?答案是:這與COX-2抑制劑類解熱鎮痛新藥在上市后發現的毒副作用過大有關。盡管撲熱息痛、阿司匹林、安乃近和布洛芬等經典老藥雖然也有副作用,但均屬于可控范圍,并被認為是利大于弊的產品。

而1999年上市的幾只“超級止痛藥”(尤其是萬絡)先后發現了嚴重毒副作用問題,有報道稱,歐美國家服用萬絡的病人中有數千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癥。相比之下,阿司匹林、布洛芬或萘普生等可導致胃粘膜損傷,撲熱息痛會導致“雷諾士癥”(較罕見),安乃近可導致粒細胞減少癥,雙氯芬酸或吡羅昔康等止痛藥也各有其副作用,但長期臨床研究表明:這些副作用大多數病人均能承受,而且至今尚無一種新藥能取代其地位。這正是為何解熱鎮痛老藥能長期暢銷的真實原因。

同時,這些老藥的價格非常低廉,故為世界各國所歡迎。筆者將國際通用名藥市場上幾只暢銷解熱鎮痛老藥的國內外市場情況扼要分析如下。

品種生存狀況比較

1、 撲熱息痛 市場平穩

該產品在2014年全球20只最暢銷通用名藥產品中排名第一,年銷售突破60億美元。近據國外報道,目前全球撲熱息痛年產量達12萬噸。中國是全球最大撲痛原料藥生產國和出口國,年產量在8萬~9萬噸左右,實際出口量在過去幾年里保持在6萬~7萬噸之間。但由于撲痛的出口利潤過于微薄,而國內撲痛產能過大,難以在國內全部消化,故生產商只能以拼出口數量來取勝,導致撲痛賣價難以提高(去年撲痛出口均價在每公斤3.1~3.2美元之間)。

唯一可以預期的是,國際醫藥市場對撲痛原料藥有極其穩定的需求,且每年都略有增長,故出口前景可期。而令人擔憂的是撲痛原料藥出口價格不可能大幅上升。

2、 安乃近 盈利性好

安乃近也是一只經典解熱鎮痛老藥,上市時間超過60年。我國是全球最大安乃近生產國和出口國。目前安乃近原料藥產能超過2萬噸(實際產量在1.5萬噸~1.7萬噸),出口量在7500噸左右(占年產量的一半)。雖然西方醫學界幾十年前即已發現:長期服用安乃近會誘發粒細胞減少癥,但有趣的是,全球最大安乃近市場仍在歐洲(歐洲安乃近銷售量占全球總銷量的70%~80%)。

據國外媒體報道,德國、英國、法國、比利時、羅森堡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撲熱息痛、安乃近、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均為4大暢銷解熱鎮痛藥。我國安乃近出口量雖小,但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賣價遠高于撲痛(安乃近每公斤均價在9~10美元,而撲痛每公斤僅3美元多)。據分析西方國家不少病人長期以來都服用安乃近止痛,如改用撲痛制劑或其它止痛劑反而不能奏效。近年來,安乃近出口價有小幅回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安乃近仍為我國主要盈利性好的出口解熱鎮痛原料藥產品。



3、 阿司匹林 百年不衰

阿司匹林的上市歷史已超過百年。雖然早在幾十年前西方醫學研究人員發現長期服用此藥會損傷胃粘膜及引起胃潰瘍,故在撲熱息痛問世后阿司匹林銷量急劇下降。但上世紀80年代末,西方研究人員發現:小劑量阿司匹林(75mg片)可稀釋血液及預防血栓生成,這一新發現拯救了阿司匹林產業。此后阿司匹林的銷量開始急劇增長。

與副作用較小的撲痛相比,阿司匹林銷量仍據下風。近年來,阿司匹林全球實際銷量在4萬~5萬噸之間。我國阿司匹林年產量合計在1.5萬~2萬噸之間,年出口不超過1萬噸,原因是國產阿司匹林在國際市場上難以與國際制藥巨頭——法國普朗克公司競爭(據了解該公司的阿司匹林原料藥年產量高達1.5萬噸,與我國全國阿司匹林年產量相當),且該產品的出口效益也不算好。故今后幾年國產阿司匹林出口前景仍不明朗。

4、 布洛芬 印度施壓

布洛芬在上世紀60~70年代上市,此藥對緩解骨關節炎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效果,故上市后迅速成為市場搶手商品。唯一缺點是,布洛芬也有與阿司匹林類似的致胃粘膜損傷副作用。西方廠商在80年代末開發出布洛芬的光學純新藥—右旋布洛芬,此藥的致胃粘膜損傷副作用大大降低從而受到市場歡迎。因布洛芬在治療骨關節疼痛上療效顯著,故此藥進入全球20只最暢銷通用名藥也是名至實歸。

近幾年,全球布洛芬(含其光學純藥物右旋布洛芬在內)年產量保持在3萬~3.5萬噸之間。2014年,我國布洛芬產能已突破1.5萬噸,實際年產量在1.1萬~1.2萬噸,年出口數量占實際產量的一半左右。美國一直我國布洛芬原料藥最大出口市場。且出口價格也比較高(因為美國早已不再生產布洛芬原料藥),近年來,包括東南亞地區、拉美和北非等地區已成為國產布洛芬的新重要市場,而印度已成為我國布洛芬出口的競爭對手。目前布洛芬的出口價維持在每公斤10.9美元左右。預期今后幾年,我國布洛芬出口量會有一定增長,價格則有可能微升。

5、 雙氯芬酸 微利生存

過去20年里,雙氯芬酸國際市場銷量一直不大(每年3000~4000噸),主要原因是此藥有一定的副作用。

但進入21世紀第2個十年后,國際市場上雙氯芬酸開始重新趨熱,估計目前全球雙氯芬酸年銷量已突破1萬噸,我國2015年實際出口雙氯芬酸原料藥為3000多噸,與90年代國際市場銷售總量接近。

由于雙氯芬酸出口價格也不高,故屬于微利產品。但仍存在一定市場增長空間。

6、 萘普生 出口量大

萘普生也是一只上市超過半個世紀的解熱鎮痛老藥,在20世紀70~80年代一度是國際市場上的暢銷產品。但后來銷量逐年下降。加上2004年美國FDA發出警告信,將萘普生與萬絡等新型鎮痛藥一起列入具有致急性心肌梗死高風險的危險藥物,故此藥在國際市場上銷路更加萎縮。萘普生在我國向來是解熱鎮痛藥里的小品種,目前全國總產量不過500多噸,年出口量在百噸左右。

綜上所述,解熱鎮痛藥大多屬于微利產品,但國際市場有巨大需求量,故出口前景明朗。

www.PharmNet.com.cn 2016-01-22 醫藥經濟報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80529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