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這個有著兆級市場潛力的行業正遭遇資本的“瘋狂”圍獵。這不,在剛剛挖角原京東副總裁姜海東任CEO并以“大白云診”正式進軍移動醫療后,醫藥電商第一品牌七樂康正式確認已完成B融資,融資金額超過1億元美元。
在上億美元的融資之下,七樂康進軍移動醫療的打法逐漸清晰化。“未來七樂康希望做醫療界的阿里巴巴。”姜海東透露,七樂康未來將聯動藥房、醫生、患者、保險、健康體檢等醫療產業鏈的所有平臺,打造一個“大健康”生態圈。
1年內斬獲超10億元融資 欲做醫療界“阿里巴巴”
這是七樂康年內的第二筆融資,早在2015年1月,七樂康獲得A輪融資3億元。這意味著,去年七樂康的融資額是10億元級別的。不過,七樂康并未透露此筆融資背后的投資方,但有意思的是,在獲得A輪融資后第三方機構評估七樂康估值25億元左右,比融資前七樂康的估值翻了一倍。獲得B輪融資加持后,七樂康的估值應該會有數倍的增長。
“七樂康有電商和互聯網的基因,投資機構看好的是七樂康良好的經營業績和未來良好的成長空間。”姜海東表示。此次估值翻番,一個推力正是七樂康在移動醫療的新布局上。作為醫藥電商第一品牌,七樂康的2015年銷售額已超10億元。隨著上月宣布以“大白云診”切入移動醫療行業,七樂康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姜海東透漏:“七樂康希望做醫藥界的‘阿里巴巴’,建立醫療生態圈,成為移動醫療領域第一梯隊的企業。”
移動醫療打通全產業鏈的“想象空間”
資本正在瘋狂圍獵移動醫療項目。2015年里,其中,12月上旬,掌上藥店獲千萬美元融資、移動醫療新媒體“醫學界”獲2000萬A輪融資、“太極療”獲數百萬天使輪融資。12月下旬,“看中醫”APP、上門醫療O2O平臺“理大師”和移動醫療應用WellDoc宣布獲得5000萬、1600萬和2200萬美元融資。
而七樂康上億美元的融資是這年行業少數融資達億美元級別的案例之一。對為何能獲此超級待遇,姜海東認為,醫藥電商未來不應僅是純粹的醫藥電商,現在大家都在整合資源,未來想象空間非常大。
這句話直指七樂康以“大白云診”切入移動醫療的優勢所在。在姜海東看來,目前大家切入移動醫療的方向有四個,第一是將醫院作為突破口,做醫院的信息化;第二是從醫療服務切入,如提供掛號等服務;第三從醫生切入,將醫生引到平臺上;第四種則是以藥為切入點。
“大家都在摸索階段,醫院、醫生、醫療服務都可能是入口。但從數據看,醫藥電商、移動問診目前在移動醫療里占比最高。”姜海東指出。而大白云診選擇從健康資訊、健康管理切入,主要受眾是醫生和患者,縮短醫生和患者的距離。相對于競爭對手,姜海東認為,七樂康從2010年開始做醫藥電商,具備更大的產業鏈優勢。
不過姜海東也指出,醫療行業的變革并非改變其中一個環節就行,須把所有環節通過新秩序連接一起,完成鏈條閉環。按照姜海東的說法,大白云診的定位是“大眾普惠項目“,即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為患者提供圖文、語音多種方式進行健康咨詢,健康管理等服務,滿足患者問診、慢病管理、自我健康管理需求。
這種全產業鏈的布局,與鼎暉投資副總裁張莉在“投中集團2015中國投資年會”的演講不謀而合。張莉直指,垂直細分領域出現了很多可穿戴設備公司,但如僅解決一個賣設備的問題,并不代表整個服務的提升。在張莉看來,對大數據分析后,對病人帶來的利益提升和對醫生帶來的數據上的分析,包括整個醫院從診間支付、保險對控費,整個醫療行業都受到影響。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服務級別,僅是賣設備或者還是在搭平臺的話,持謹慎態度。
姜海東透露,七樂康未來將聯動醫生、患者以及藥房、保險、健康體檢等醫療產業鏈的所有平臺,打造一個大健康生態圈。
構建優質用戶體驗的核心競爭力
從推出大白云診切入移動醫療后,七樂康的大野心顯山露水。去年8月,大白云診低調上線并小范圍試點。不過測試階段僅開放了面對醫生的端口,而面對普通用戶的端口還未開放。此番B輪融資,七樂康首先將主要的資金砸在大白云診的拓展上。姜海東透露,主要用于醫生的開發、醫生服務費支付、患者的購藥優惠補貼。
“大白云診的醫生資源主要集中在二甲、三甲醫院。”姜海東透露,目前大白云診吸納的醫生資源已在十萬左右,預期明年醫生進駐數量將會數倍增長,其會聯合藥企等戰略合作伙伴一同加快推廣。對患者端口,姜海東指出,七樂康的會員早就破千萬,七樂康和大白云診會整合一切資源連接更多用戶。“2016年大白云診將至少吸納百萬用戶,我們未來目標是希望服務百萬醫生、億萬患者。”姜海東表示。
目前各路資本都在重金砸移動醫療行業,各種各樣的醫療項目又將如何破局?姜海東認為,移動醫療項目成功的核心要素是能否真正戳中用戶的痛點、是否有別人無法超越的地方、用戶感受是否好。
姜海東坦承,未來七樂康最核心競爭力還在于用戶體驗上。而用戶體驗所依托的供應鏈體系建設正是七樂康此輪融資資金的另一個投入點。姜海東指出,七樂康將通過極優的物流體驗,讓用戶對大白云診、七樂康產生更高的粘性,從而吸引更多用戶。
2014年底取得國內首張醫藥B2C物流試點籌建批文后,七樂康早已宣布進軍醫藥物流領域,自建全國物流。據姜海東透露,目前七樂康在珠三角在進行自營配送的覆蓋,其中廣州已全面覆蓋,華東也有分倉。七樂康將在華北(北京)、華東(上海)、華中(湖北)、西南(四川)等地自建倉儲物流基地,逐步布局全國物流,為消費者提供更快捷的配送服務。
“這種物流倉儲體系一旦打造完成,是別人難以短時間超越的。”姜海東指出,對于未來的倉儲物流,七樂康希望能成為移動醫療界的京東,從各個環節優化讓用戶感覺爽。
巨資開路后,移動醫療如何收網?
各路資本巨量資金的狂砸,讓移動醫療行業的競爭空前激化。不過對整個行業而言,現在都面臨一個難點:巨資開路之后,未來如何收網?外賣、打車、生鮮等眾多O2O的先行試水行業都遇到過此挑戰。
不過姜海東信心滿滿。“未來盈利不需要擔心。”在他看來,大白云診已有自己的盈利模式,當總用戶數、日活躍量等流量上來后,變現方式就更多了。而完善、優質的服務鏈條將帶來巨大的客戶量及回頭率。
姜海東透露,目前七樂康的醫藥電商是盈利的。而大白云診雖屬前期投入階段,但未來會投入大量資源,隨著用戶、醫生的攀升,通過保險、體檢、檢測、給客戶提供品牌展示推廣等各個環節的服務提供,可提供更多盈利來源。“從用戶端到供應鏈或服務提供商有非常多改革的空間,互聯網可去中間化、提高效率是有利潤空間的。”姜海東認為。
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行業今年的格局或會出現劇烈的分化。
以醫藥O20為例,藥給力、快方送藥、叮當快藥等今年下半年紛紛入駐美團外賣、大眾點評、餓了么等外賣平臺。姜海東認為,未來兩年一定會出現洗牌、融合,格局會初現,行業出現更開放的合作,同類型或不同類型應用的合并或合作會增多。
不過姜海東認為,移動問診、醫藥電商、掛號等細分類型依然是使用率最高的,其中移動問診會出現提供全科類目,而細分領域(集中針對一種疾病)會出現大鱷。“移動醫療變化非常迅速,現在雖然大家都在探索,但強強聯合、共贏這種趨勢是一定的。”姜海東表示。
www.PharmNet.com.cn 2016-01-08 米內網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86406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