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殼三期臨床數據 宮頸癌疫苗仍待審批
葉文添
10月國慶節,上海的王女士和媽媽、外甥女,一大家人赴香港準備將宮頸癌疫苗“一網打盡”。
而打這種疫苗并非一次“搞定”。接種者要在注射第一針后的第二個月和第六個月再補種第二針和第三針。三針疫苗加上診療費,加起來是4200港元(7.7503, 0.0000, 0.00%),但機票和住宿費花銷更大。一個人前往,每次來回機票也要數千元,還有住宿費等。所以去香港打子宮頸癌疫苗,三針全部打完總費用將超出1萬元。
不過,即便費用高昂和路程較遠,像王女士這樣孜孜不倦赴港打疫苗的人群在過去幾年中開始逐漸增多,絡繹不絕,究其原因在于,在國外已上市多年的葛蘭素史克的卉研康與默沙東的佳達修一直未能獲批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披露的部分《2013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宮頸癌的發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輕化趨勢,我國每年約有15萬新發宮頸癌病例,約占全球患者總數的1/3。
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研究所的王少明博士在《Vaccine》發表的論文顯示,若未來我國HPV疫苗項目的接種對象為9~15歲女孩,2006年至2012年7年HPV疫苗的免疫接種延遲,可能造成我國5900萬女孩錯失接種良機。若這部分女孩未來不接受篩查等其他干預措施,她們中將出現38萬的宮頸癌新發病例和21萬宮頸癌死亡病例。
等待
宮頸癌疫苗近10年的漫長審批路卡在了臨床試驗上。
2006年,默沙東公司研發出全球第一個HPV疫苗“佳達修”(Gardasil),這款四價疫苗防治HPV16、18、6、11型病毒。隨后,葛蘭素史克也生產了二價疫苗“卉妍康”(Cervarix),針對HPV16和HPV18,隨即也開始上市。
2006年6月,佳達修最早在美國、墨西哥等國家獲批上市。截至2014年2月,該疫苗已在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包括中國的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接種超過1.44億劑次。但在中國內地,宮頸癌疫苗目前還處在臨床實驗階段,暫未獲批。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通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以下簡稱“FDA”)認證的藥物在全球大多數國家可以直接進入臨床應用,但依據中國內地的規定,藥物進入中國內地必須要有中國人的臨床研究,這才導致了宮頸癌疫苗現在不能進入中國內地。
根據中國內地《藥品進口管理辦法》,出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考慮,進口疫苗必須在國內重新開展臨床試驗,獲得中國藥監局下發的《進口藥品注冊證》后才可以上市。簡單地說,就是需要等待再做一次專屬于中國人的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因此,宮頸癌疫苗一直未能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進口藥品注冊證。
早在2013年,默沙東已將佳達修臨床實驗數據交到了國家食藥監總局(以下簡稱“CFDA”)進行審批,目前正在等其批準。目前的主要問題在于企業提供的申報資料中缺乏翔實的臨床三期數據。據了解,在中國,默沙東的臨床試驗人群為3000人,葛蘭素史克為6000人,按現有標準,兩家企業樣本量、重度感染的指標都不夠。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已要求補充完整數據后才能進行申報。
早在2002年至2005年期間,默沙東和葛蘭素史克就在中國臺灣等亞洲地區進行過大規模臨床試驗,FDA結果證明疫苗有效,大部分國家均采納了該結論,但中國內地并不承認FDA的審批結果。
據了解,疾控部門目前也在對進口疫苗進行人種臨床試驗,臨床試驗點分設在北京、廣東、浙江的4家醫院,其中廣東的試驗點設在廣州番禺,早在2009年3月開始試驗。
對此,一位從事藥品生產的業內人士表示,FDA是由醫生、藥理學家、微生物學家和統計學家等專業人士組成,其認證被世界貿易組織[微博](WTO[微博])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食品與藥品方面的最高安全標準,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承認其結果。“而且,美國人種族也多,其中華裔和亞洲人群也占有一定比例,宮頸癌疫苗在美國的實驗已經相當全面。”
記者為此致電默沙東宣傳方面人士,其僅表示目前還在等待CFDA的審批,而葛蘭素史克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尚無更多消息可以透露。
阻力
據了解,在中國香港,醫藥公司只需給衛生局提供已上市國開具的證明,最多一年即可通過審批。而依據中國內地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規定,一種已經在國外做過臨床試驗、通過審批上市的藥物,還要在中國內地重新進行臨床試驗。
按照流程來說,一種進口新藥僅從申請到獲批進行臨床試驗,就需要1年左右的時間;到最終被中國內地患者使用平均需要5年;如果再算上納入醫保目錄所需的時間,平均則需要等6~8年。因而,一種進口新藥等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往往都已變成舊藥了,這樣不僅增加了進口藥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成本,而且還增加了患者等待時間和用藥成本。
一位外資藥企研發人士告訴記者,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也曾對歐美研發的新藥較為擔心人種之間的差異,因此現代工業藥品源自歐美,在早期,臨床實驗對象主要是白種人,但后來的研究數據證明不同人種之間確實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差異,但只有極少數藥物需要考慮到種族之間的差異,絕大部分藥物都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對于FDA來說,因為美國本來就是個多民族國家,亞裔人口很多,所以FDA批準的絕大多數新藥都沒有制定種族。也因為如此,在進入本世紀之后,日本曾經對歐美新藥設置的一些門檻逐漸消除了。”上述人士表示。
另外,CFDA負責藥品評審人員的嚴重不足也是很多新藥遭遇審批慢的原因之一。據了解,CFDA負責新藥注冊的機構是藥品審評中心,這個機構的正規編制只有120人。這120人包括管理層的官員,負責審藥的其實只有70多人,還要分中藥、西藥,以及毒理、病理和臨床等,其中大部分人都在超負荷工作。
相關資料顯示,美國的FDA僅負責新藥評審的人員就超過了4000人;歐盟負責審藥的機構有500多名雇員,而歐洲加起來則有3000多名新藥評審專家;日本在上世紀僅有100多名新藥評審員,在如今已經激增到600多名,從這方面來看,中國新藥評審人員數量已遠落后于其他國家。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資料顯示,2013年,在我國食品藥品管理職能合并后,全國與藥品食品管理相關的人員總數高達20萬人,但這其中,中央一級的監管人員只有3000多人,而其余則是來自各省和縣級的機構,這些人員的主要責任是打假。“總體來說,整個監管體系雖然龐大,但中央核心機構人員少,缺乏頂層設計能力,這也是目前的問題所在。”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2007年,在原國家藥監局局長鄭筱萸被判死刑之后,和近年來外資藥企的賄賂風波之后,官員們對新藥的審批變得更為小心翼翼,對一些新藥寧可不批,也絕不能犯錯誤,這自然讓新藥的審批更為艱難。
另外,近年來,我國藥品注冊申報積壓問題比較嚴重,眾多重復申報和虛假申報導致藥品申報之路出現“大塞車”,也讓眾多新藥堵在了路上。7月22日,CFDA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在此次自查中,涉及1622個品種,主動撤回的注冊申請就有317個。
8月18日,國務院發布《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意見》,《意見》中指出,加快創新藥審評審批,申請注冊新藥的企業需承諾其產品在我國上市銷售的價格不高于原產國或我國周邊可比市場價格。并鼓勵國內臨床試驗機構參與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符合要求的試驗數據可在注冊申請中使用。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政的出臺,我國新藥的審批速度會相應加快,等待了多年的宮頸癌疫苗或許會加快上市步伐。“但我們新藥的一些審批機制和方式方法還是要盡快與國際接軌,能有所變革,否則只能以廣大患者的健康代價來買單。”
2015年11月14日 中國經營報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616231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