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動態信息 藥業新聞
藥業新聞
字號 16

華潤醫藥整合大幕重啟 并購策略生變?

2015年06月01日

停頓一年的華潤醫藥板塊整頓終于重啟,但是這一整頓最終形成的架構如何?是否如一年前媒體所預料的那樣?華潤方面三緘其口,讓業界猜測不已。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宋林提出華潤醫藥整合、退出醫療器械、大舉進軍醫療服務行業的整體思路,而從目前華潤醫藥繼續整合旗下制造業、收購淮北礦工總醫院等舉措來看,華潤醫藥板塊雖然經歷了一次高管更替的震蕩,但是整體思路并未改變。有業內人士認為,華潤歷來是重并購、輕整合,而并購得越迅速,亟待整合的壓力就越大,華潤的整合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意味。

并購重啟

近日,華潤雙鶴公布重大資產重組,收購北京醫藥集團所持華潤賽科100%股權,該股權估值為37.01億元。

對此,華潤醫藥方面人士稱,華潤雙鶴整合華潤賽科的目的是將華潤醫藥旗下制造業做大做強。華潤醫藥一位人士表示,收購賽科是華潤醫藥集團整合近一年來的第一次重大重組,至于未來紫竹藥業等企業是否在繼續整合之列,并未有計劃透露。“一切以未來公告為準”。

公開資料顯示,華潤賽科注冊資本1.6855億元,法定代表人陳宏。截至2014年12月31日,該公司總資產為7.626768億元,凈資產為4.801881億元,2014年營業收入為8.72268億元,利潤總額為2.237029億元,凈利潤1.958518億元。

而根據華潤雙鶴2014年的年報,該公司2014年年末總資產66.2億元,營業收入42.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2億元。本次收購,交易對價的85%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15%以現金方式支付。

“雙鶴收購賽科是以雙鶴為平臺整合華潤醫藥旗下的化學藥業務,”北大縱橫醫藥合行業中心合伙人史立臣分析,“賽科是華潤醫藥旗下化學藥制造的重要企業,在心血管、泌尿領域產品頗具實力,產品線比較寬。而雙鶴的核心產品是大輸液等,兩者互補比較多。”

由于大輸液產品利潤率比較低,而賽科的化學藥產品品種不錯,利潤率可觀,史立臣認為,此次整合完成以后,雙鶴的利潤率將有所提升。

整合難題

2014年4月,華潤醫藥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曾集體停牌,致使外界紛紛猜測華潤醫藥的整合大幕即將拉開。當時輿論認為,華潤醫藥將圍繞三家上市公司分別開展不同的業務,把賽科整合進華潤雙鶴,主要以華潤雙鶴為平臺開展化學藥業務,主打注射劑、處方藥以及原料藥;把紫竹藥業整合進華潤三九,以后者為平臺主打中成藥和OTC(非處方藥);以東阿阿膠為平臺主做保健品。

不過,宋林被調查,整合停滯。隨后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傅育寧調任華潤集團任新董事長,華潤醫藥的整頓才遲遲拉開。2015年兩會期間,傅育寧向行業人士坦承,國內由于醫改的推進,醫藥行業正經歷大變革,而自己作為一個新入醫藥行業的管理者,一切還正在摸索和學習。

面對目前醫藥行業規則尚不明朗的復雜局面,傅育寧是否看清了道路、拿出了方針尚不得而知,但是華潤醫藥的整合步伐卻不得不往前走。

“華潤以自身央企的優勢地位做依托成為并購高手,但是多年以來,華潤醫藥一直在并購,卻未見在整合上有什么大動作,這勢必拖累企業的發展,”史立臣分析,“因為被并購的企業難免各自為政。”

華潤在醫藥領域一直是并購大戶,拿下的資產都不好“啃”。從2008年陷入巨額債務危機的三九集團,到2010年7月收購的北京醫藥集團,一步步走來,把盤子做大,業務額僅次于國藥集團,占據國內醫藥市場第二把交椅。

“簡單的資金加減是容易的,業務整合就難了,但更難的是企業文化的整合。各個企業有不同的管理團隊,管理人員的調離、與新崗位的融合,這對于國企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大難題。”史立臣認為,華潤醫藥的很多制造企業,本身都有商業業務,而這些制造業企業原來的模式是以工業決定商業,重心在工業上,這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華潤醫藥應該把制造業企業的商業部分都分離出去,但是,目前正在整合的這三塊制造業板塊想整合好都很不容易,”史立臣分析,“所以,整合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分多次進行,會消耗很長時間。”

民營醫院的新機遇

2014年7月,華潤醫療CEO張海鵬從華潤辭職,使得后者對國內醫院進行的大舉并購戛然而止。宋林時代,華潤曾對外宣稱要在醫院并購上砸100億元;同時,顯然為了集中力量投入醫療服務行業,華潤才斷然出售了旗下頗具規模的醫療器械業務。

不過,史立臣對此舉表示不看好。“在整個醫藥行業,醫療器械是個可以獲得高額投資回報的朝陽產業,而且作為一家大型醫藥集團不涉入醫療器械領域,其施展的空間會大打折扣。”

而在醫療行業,史立臣認為華潤的投資是不清晰、失敗的,其中問題之一是收購上求大,所購的都是非營利性三級綜合醫院,這樣的醫院投入大,最終還不能收獲利潤。相比之下,民營企業復興集團在醫院的收購上不僅都是圍繞腫瘤等專科醫院,而且都是營利性醫院,思路清晰、作風務實。

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被收購的三級醫院雖然規模大,但也增加了管控的難度。對國內大城市的中心醫院來說,當地政府的實際支配力難以消除,結果收購往往只流于表面,最終醫院的人事權無法掌控。

“100億元巨資,如果華潤投入得當,它在醫療服務行業的收獲將遠遠大于現在。”史立臣表示。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華潤對醫療行業的收購仍在繼續,只不過收購路線已經轉向基層。2014年12月底,華潤收購了淮北礦業集團旗下淮北礦工總醫院,連同其旗下分院,一次打包收進了17家醫院。不過,華潤并沒有透露收購金額。

“華潤原來有4000張病床,現在加上新收購的3000張病床,總數翻番,達到7000張病床。”醫療行業資深分析師劉宇剛介紹,“不過,這些醫院更基層,并購路線比以前更為明智。”

2014年下半年,華潤選擇了華潤醫藥集團副總裁賀旋作為華潤醫療集團CEO,而對這宗收購的拍板正是在其執掌華潤醫療集團之后發生的。

“對于華潤來說,雖然在醫療器械經營了多年,也不過就是個二三流產品,棄之并非不可。不過,現在醫療服務行業正在面臨機遇,如果華潤對路,將有所作為。”劉宇剛評論。

3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根據該規劃,未來5年我國要將每千人病床數從目前的4.55張提高到6張。相對的,各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除外)的病床數將從目前的3.56張/千人提高到4.8張/千人,這其中,社會辦醫院(包括民營醫院和其他社會機構辦醫)的病床數要達到1.5張/千人,也就是說,政府辦醫院將會是3.3張/千人,較之現有的數據還要下降。如果落實,該政策將有力推動社會辦醫院數量增長。

“按照這個算法,社會辦醫院病床規模和政府辦公立醫院病床規模的比例將達到1.5:3.3,社會辦醫院占到整個社會醫院市場的30%,這是一個很大的機會,尤其是在地級以下城市,”劉宇剛表示,“如果抓住這個機遇,華潤或許會收獲更大的增長空間。”

www.PharmNet.com.cn 2015-05-16 中國經營報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673446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