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動態信息 藥業新聞
藥業新聞
字號 16

藥研發格調之分:中國看需求 美國看突破

2015年05月05日

2014年獲準新藥的情況,透視出兩國最明顯的區別:中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而美國以突破性為導向。

2014年,美國和中國分別批準了41個和4個全新藥物。按照FDA的標準,2014年美國批準了30種新分子實體(NME)和11種新生物制品(BLA)。而按照中國CFDA的標準,2014年中國批準了3個一類化藥新藥和1個一類生物制品。

盡管從數量上看,中國的獲批新藥數依然遠低于美國,但差距已經在縮小。中國新藥獲批數量穩步增加,且具有較高水平的新藥越來越多,以往多見的偽一類新藥逐漸減少。目前中國正在申報生產的一類新藥達數十個,正在開展臨床研究的品種達上百種。在國家政策加大新藥創新引導扶持力度,以及企業對新藥創新投入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中美間新藥獲批數量的差距必將進一步縮小。

當然,中國和美國的新藥創新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創新的方向也有較大差異。盡管都以臨床需求為導向,但中國的新藥創新多屬于me-better,在已上市品種的基礎上優化而成,缺乏突破性創新。2014年獲批的4個一類新藥雖然各具特色,但從機理或者臨床治療的影響上多不具備突破性優勢。

但美國的新藥則不同,41個獲批的品種中,不少品種具有突破性創新意義。其中,有9個品種被FDA授予“突破性藥物”認定,分別是肺癌用藥Zykadia、白血病用藥Zydelig和Blincyto、丙肝復方制劑Harvoni和Viekira Pak、黑色素瘤用藥Keytruda和Opdivo以及特發性肺纖維化用藥Ofev和Esbriet。

除了以上9個品種,具有巨大意義的還包括首個獲批治療盲人非24小時睡眠-覺醒障礙的藥物Hetlioz,首個批準用于治療ⅣA型黏多糖貯積癥的藥物Vimizim,心臟疾病抗血栓特效藥Zontivity,首個批準用于斑塊型銀屑病治療的PDE4抑制劑Otezla等8個品種。

這17個品種被FDA認為是“First-in-Class drug”。

此外,我們還能看到美國制藥企業的人文關懷。不同于中國新藥幾乎都針對多發病和疑難病,美國獲批的41個品種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品種屬于孤兒藥,所涉及的疾病名稱非常陌生,如戈謝氏病(Gaucher病)、多中心卡斯特萊曼病(MCD)和全身脂肪代謝障礙。開發這些孤兒藥,制藥企業要冒巨大風險,而回報卻很難達到常見病用藥的水平。

FDA對孤兒藥的開發一直非常鼓勵,給予孤兒藥開發很多政策支持,這降低了制藥企業的開發風險,并且對孤兒藥上市后的定價和醫保報銷,美國都給予特別的政策支持。

盡管產品剛剛上市,未來還存在太多不確定性,不過從產品特點和臨床需求等方面評估,還是可以尋找出一些值得重點關注的品種。在此,筆者選出4個中國獲批的一類新藥和8個2014年美國獲批的新藥,分析其特點并預測其未來。

中國:4只一類新藥市場前景

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埃必維)

開發者:昆明生物所

看點:全球率先上市,替代糖丸

疫苗是疾病控制和治療性價比非常高的一類產品。在中國,最被人熟知的疫苗是“糖丸”,脊髓灰質炎疫苗中的一種。臨床用于脊髓灰質炎的疫苗曾經包括兩類,分別是美國科學家Jonas Edward Salk發明的Salk株滅活疫苗,以及美國科學家Albert Sabin研發的Sabin株口服減毒活疫苗。

Salk株滅活疫苗的優勢在于不良反應小,但生產成本高,同時因為Salk株屬于強毒株,故生產需要較高的安全防護水平。Sabin株減活疫苗生產便利,價格低,口服給藥非常方便,但由于屬于減活疫苗,不能完全消除毒性,故其存在一個較低比例的服用疫苗導致脊髓灰質炎的風險。在印尼、尼日利亞以及中國貴州等地,都曾出現過較為嚴重的服用Sabin株減活疫苗導致的脊髓灰質炎發病事件,全球每年報道的病例有250例以上。盡管比例很低,但一旦發生,基本不能逆轉,導致患兒殘疾等嚴重后果。

為了解決現有問題,全球也在開展很多新疫苗的研究,比如用毒性低的Sabin株生產制備滅活疫苗。就此,中國率先實現了Sabin株滅活疫苗成功上市,該產品由昆明生物所研發。滅活疫苗的毒性大幅降低,基本不會出現疫苗導致的脊髓灰質炎,同時用Sabin株制備也降低了生產難度、安全風險和生產成本。

【前景分析】目前中國減活疫苗是計劃免疫疫苗,用量巨大;而現有的進口滅活疫苗不屬于計劃免疫且價格高,使用并不廣泛。Sabin株滅活疫苗相比于糖丸更為安全,價格也大幅低于現有的滅活疫苗,因此CFDA已建議將新疫苗列入計劃免疫,而WHO也在和生產方商談將該疫苗引入全球根除脊髓灰質炎計劃中。

西達本胺(愛譜沙)

開發者:深圳微芯

看點:全球首個口服HDAC抑制劑

西達本胺的商品名為愛譜沙,是深圳微芯生物自主研發的具有全新化學結構且獲全球專利授權的亞型選擇性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劑,屬于全新作用機制的表觀遺傳調控類新型靶向抗腫瘤藥。目前西達本胺針對復發或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適應癥已經獲批,同時還在美國開展Ⅰ期臨床。

西達本胺是一個很值得稱贊的品種,其針對的是非常新的HDAC靶點,目前作用于該靶點治療淋巴瘤的藥物全球僅有數個獲批,包括belinostat和romidepsin,而西達本胺是目前唯一一個口服的該類藥物。根據歐美的報道,外周T細胞淋巴瘤發病率不超過2/10萬,屬于罕見病,因此開發難度大,風險也高。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其主要療效指標客觀緩解率為28%,3個月的持續緩解率為24%,用藥安全性明顯優于國際同類藥物。

【前景分析】鑒于兩個相似競品都被業界預測未來將實現數億美元銷售額,西達本胺作為口服用藥更為便利,加之其肺癌和乳腺癌都在進行Ⅱ期臨床,有望獲批,都預示著西達本胺將具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阿帕替尼(艾坦)

開發者:江蘇恒瑞

看點:比埃克替尼適應癥更廣

阿帕替尼是由江蘇恒瑞開發的抗腫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于2014年上市,商品名為“艾坦”。

阿帕替尼是中國第二個獲批的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其對VEGFR-2的抑制作用遠強于其他已上市同類藥物。阿帕替尼還是全球第一個被證實對晚期胃癌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Ⅲ期臨床結果顯示其能平均延長2.6個月生存期。與此同時,阿帕替尼有望用于包括肺癌和肝癌在內的多種實體腫瘤。

【前景分析】由于適用范圍更廣,故阿帕替尼的市場潛力不亞于中國首個獲批的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埃克替尼。埃克替尼目前上市僅4年,樣本醫院年銷售額已經超過1.5億元。

嗎啉硝唑(邁靈達)

開發者:江蘇豪森

看點:產品特點不亞于左奧硝唑

嗎啉硝唑是硝基咪唑類抗厭氧菌類藥物,同類藥物包括替硝唑、甲硝唑和奧硝唑等。

硝基咪唑類藥物對于厭氧菌、滴蟲和阿米巴原蟲都有確切的療效。然而長期使用硝基咪唑類藥物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耐藥、不良反應等。嗎啉硝唑是江蘇豪森研發的最新一代硝基咪唑類藥物,于2014年獲批上市,商品名為邁靈達。根據相關報道,嗎啉硝唑研發了13年,抗厭氧菌活性強、起效快、耐受性好,并且使用安全。

【前景分析】目前硝基咪唑類市場基本保持平穩,但也能看出降價和限抗對該市場有一定影響。嗎啉硝唑屬于注射劑,2014年樣本醫院硝基咪唑類注射劑年銷售額3.39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左奧硝唑作為新一代藥物增長迅速,奪去了一部分奧硝唑的市場,而替硝唑和甲硝唑則市場份額萎縮。作為全新的硝基咪唑類藥物,嗎啉硝唑在產品特點和政策支持上都不低于左奧硝唑,有望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美國:關注5個領域8只新藥

Otezla(apremilast)

治療領域:銀屑病

apremilast是一種小分子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劑,可間接調控炎癥介質的生成。PDE4作為炎癥相關物質已研究了數十年,早期更多應用于COPD,不過效果并不讓人滿意。更新的研究認為,PDE4抑制劑對銀屑病相關疾病有效,給該類藥物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新基公司開發的apremilast(商品名為Otezla)是首個獲批用于治療銀屑病關節炎的PDE4抑制劑,目前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依賴來氟米特和抗TNF-α藥物,療效并不滿意。該藥針對銀屑病關節炎的52周長期臨床研究顯示其能明顯降低該疾病的兩個核心指標,長期用藥的安全性也非常不錯。更令人期待的是,該藥最新獲批的斑塊狀銀屑病和有望獲批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適應癥。據行業預測,該藥有望實現20億美元的銷售規模。

Zontivity(vorapaxar)

治療領域:抗血小板藥

由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各大企業對抗血栓藥物的研發都非常重視,2009年以來全球批準的抗血栓類藥物,包括普拉格雷、達比加群酯、利伐沙班、替格瑞洛、阿哌沙班(Eliquis)、依度沙班(Edoxaban)和沃拉帕沙(Zontivity)。

vorapaxar是一種新型抗血小板藥,為蛋白酶激活受體1(PAR-1)拮抗劑,原研方為默沙東,商品名Zontivity。同為口服藥物,但該藥抗血小板機理與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不同,可以與這些常規藥物聯用,達到更好的抗血小板效果。業內預測該藥有望達到十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Zydelig(idelalisib)、Imbruvica(ibrutinib)

治療領域:B細胞癌

B細胞惡性腫瘤包括多種淋巴瘤和白血病,如彌漫大B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等,目前骨髓移植和利妥昔單抗是主要治療方案,缺乏更多的治療手段。不過2014年兩只非常優秀的藥物獲批,將提升這類腫瘤的治療水平。

Zydelig是吉利德開發的全球首個選擇性口服磷酸肌醇3-激酶delta(PI3K-delta)抑制劑,目前已獲批多個適應癥,包括聯合利妥昔單抗(美羅華)治療復發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單藥治療復發性濾泡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FL)和小細胞淋巴瘤(SLL)。其療效優越,針對CLL的研究顯示,聯合美羅華相比于單用美羅華PFS延長超過一倍;針對FL的研究顯示,單用該藥治療,6%完全緩解,90%淋巴結縮小。業內普遍認為該藥有望實現15億美元的年銷售額,不過筆者認為,參考美羅華的數據,Zydelig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

Imbruvica是強生開發的全球首個口服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是目前唯一取得3項FDA突破性療法認證的藥物。目前Imbruvica已獲批用于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和套細胞淋巴瘤(MCL)。Imbruvica的療效非常顯著,12個月給藥治療CLL的總緩解率為82.6%,PFS為79%,總生存率為88.3%。該藥市場前景被看好,多個機構預測其年銷售額將超過10億美元,湯森路透預測到2020年該藥年銷售額將達49億美元。

Opdivo(nivolumab)、Keytruda(pembrolizumab)

治療領域: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似乎在中國不被重視,但在西方黑色素瘤的影響已經非常嚴重,每年有數十萬新發病患者。中國盡管目前基數不高,但根據中國黑色素瘤診治指南,黑色素瘤已成為中國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年增長率為3%~5%。

2014年有多個黑色素瘤新藥獲批,其中兩個品種值得關注。每年福布斯都會評出一個最具市場前景的新獲批藥物,今年破例評出了2個藥物,均為黑色素瘤藥物,分別是Opdivo和Keytruda。

Opdivo和Keytruda同為黑色素瘤用藥,均為程序性細胞死亡受體(PD-1)抑制劑。PD-1免疫療法是目前腫瘤研發的熱點,通過阻斷PD-1信號通路激活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具有治療多種類型腫瘤的潛力,并且對正常細胞不具有明顯損傷,有望實質性改善患者總生存期。Opdivo和Keytruda已完成的針對黑色素瘤的臨床研究結果都令人滿意。Opdivo是BMS開發的全球首個上市的PD-1類藥物,其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結果顯示,32%腫瘤出現縮小,而常規化療治療只有11%出現縮小。默沙東的Keytruda也于同年獲批,臨床顯示其治療黑色素瘤單藥有效率達到40%,大部分PFS超過2年。

兩個藥物的臨床試驗覆蓋了多種惡性腫瘤,其中Opdivo針對肺癌的適應癥已于2015年獲批。湯森路透預測Opdivo和Keytruda到2020年全球銷售額分別將達到64億和37億美元。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兩個藥物年治療費用均高達15萬美元,將阻礙部分患者的使用,正在扎堆研究的同類藥物未來上市后也將影響兩個品種的銷售。

Harvoni(Ledipasvir+Sofosbuvir)、Viekira pak(ombitasvir、paritaprevir、ritonavir、dasabuvir)

治療領域:丙肝

索非布韋(Sovaldi,Sofosbuvir)締造了一個神話,上市當年銷售額破百億美元,這是其他品種從未實現過的成績。不過,很快有一個品種將挑戰這一神話,湯森路透預測Harvoni的2015年銷售額有望達到89億美元。

Harvoni其實是吉利德開發的Sovaldi升級品,該藥是Ledipasvir+Sofosbuvir的復方制劑,有效率從Sovaldi的95%上升到98%,同時不需要再用利巴韋林和干擾素,提升依從性并降低不良反應。

但是,Harvoni高昂的定價給患者和醫保帶來了巨大壓力,9萬多美元的療程治療費用無疑是天價,競品如果選擇低價策略,將對其產生大幅影響。

該藥的競品是艾伯維的Viekira pak,同為丙肝雞尾酒療法藥物,恰好也于2014年獲批。

Viekira pak是4個抗病毒藥物ombitasvir、paritaprevir、ritonavir、dasabuvir的復方制劑,除利托那韋外,其余3個藥物都屬于新分子實體。其同樣不需要使用干擾素,有效率超過95%。只是與Harvoni相比,每次需要服用更多藥物且療程更長。不過,由于定價比Harvoni低,Viekira pak受到醫保機構青睞,美國最大的處方藥管理公司——快捷藥方公司就在該藥上市后將其列為丙肝首選藥。業內預測該藥有望實現34億美元的年銷售額峰值。

www.PharmNet.com.cn 2015-04-28 醫藥經濟報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668786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