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動態信息 藥業新聞
藥業新聞
字號 16

倒逼變革 上海醫藥進擊千億營收目標

2015年05月05日

進入三年(2013-2015)基礎發展的收官之年,上海醫藥加快了變革的步伐。從今年初重組大理中谷紅豆杉生物以整合抗腫瘤藥產業鏈,到投設電商公司布局處方藥O2O平臺,這家“A+H”上市的大型醫藥集團一舉一動都受到市場矚目。而今年公司更以“倒逼變革破千億”為戰略總方針,有序推進著“三年基礎發展、六年登高發展、九年騰飛發展”的“三三三”發展規劃。4月13日,在首屆中國(上海)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峰會上,上海醫藥副總裁任健接受記者采訪表示,“公司將從四個方面加強部署,實現2015年營業收入達千億的目標。”

目標:倒逼變革破千億

任健將上海醫藥2015年在戰略部署的亮點歸納為四句話:“精益化制造,降本增效質量至上;互聯網思維,模式創新服務為榮;適應新常態,面向市場快速響應;迎接新挑戰,倒逼變革力破千億。”具體來看,從制藥本身而言,上藥的核心是讓老百姓(603883,股吧)用到好藥、用得起藥、方便用藥,公司今年將力圖通過精益制造控制成本保證質量。其次,在運用互聯網思維探索創新的商業模式上,上藥正在搭建的處方藥O2O平臺順應了醫藥市場最新趨勢。“今年上藥將持續完善面向市場快速響應的機制,不斷適應市場和國家政策發展的變化,進而實現千億元的營收目標。”

對于市場關注的藥品研發最新布局,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上藥仍將聚焦心腦血管類、全身性抗感染類、消化系統和免疫代謝類、神經精神類、抗腫瘤類等五大領域的研發方向,同時鼓勵“仿創結合”。任健告訴記者:“對化學藥我們是仿創結合,而且是以搶仿精仿大品種為主;中藥主要是大品種的二次開發;生物藥則是從抗體介入。”據2014年年報披露,報告期內,在醫藥研發方面,公司合計投入5.12億元研發費用,占公司工業銷售收入的4.61%。其中,29.29%投向創新藥研發,26.83%投向首仿、搶仿藥研發,43.88%投向現有產品的二次開發。

回顧上藥2014年的整體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3.99億元,同比增長18.1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5.91億元,同比增長17.06%。其中,分銷營業收入820.00億元,同比增長20.57%,主要源于對原有客戶的銷售量增加及新增客戶;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11.03億元,同比增長3.69%,主要源于公司對現有產品市場的進一步拓展。

在上海醫藥看來,良好的經營業績和市場品牌度離不開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任健向記者坦言:“老百姓要買你的藥,你才會有銷售和利潤,才會有價值。所以,企業的發展一定不能忽視利益相關方,而只講利潤、收入和對股東的回報。客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

任健進一步指出,“從社會責任來說,上藥一定會兼顧到股東、合作伙伴和員工以及社會、環境等。上海醫藥在社會責任方面也做了非常大的投入,集團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綜合協調公共關系、社會責任職能,從而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管理。”

看點:醫藥電商+雙輪并購

伴隨今年“兩會”提出“互聯網+”,上海醫藥順勢于3月設立“大健康云商公司”,正式踐行“互聯網+”計劃。據悉,上海醫藥的電商模式核心在于打造線上三大平臺和線下三大網絡,即打造“電子處方”、“藥品數據”、“患者數據”三大平臺,提供線上解決方案;整合上海醫藥豐富的線下零售資源,布局三層零售網點;為患者提供專業、安全、便捷的處方藥購買和全面的長期健康管理服務,從而實現服務貿易一體化、醫院處方無縫銜接、醫生患者全程互動、線上線下相互融通。

任健向記者分析了上藥在布局醫藥電商業務上的綜合優勢。在任健看來,首先是上藥有產品優勢;其次是上藥有1.5萬家醫院合作的優勢,上海醫藥和全國的大醫院都有很好的溝通;第三,上藥有20多家DTP(高端藥品直送)藥房,在22個城市已經開展運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資本市場最關注的并購擴張方面,上海醫藥也制定了“雙輪驅動”并購戰略:一輪是內生式的增長;一輪是對外的合作、并購發展。任健告訴記者,上藥在商業分銷領域主要業務分布在以上海為主的華東、以北京為主的華北、以廣州為主的華南,未來將通過并購將服務延伸至東北、西北等市場。“另一方面,在醫藥工業上將圍繞產品進行并購。對并購標的主要以是否有利于上藥產品結構調整、產品梯度轉移等進行考量等,并考慮特殊原料藥并購,未來也會考慮涉足大健康領域,不排除海外并購。”

www.PharmNet.com.cn 2015-04-15 上海證券報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668813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