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4月2日訊 近期,因經營所迫,湖南華藥堂大藥房20余家門店陸續關門。此外,山東青島市在2014年共對765家零售藥店注銷了許可證,藥店數量比2013年底減少16%。有業內人士認為,“除執業藥師的缺口外,若按新GSP的達標要求,未來門店數較少的連鎖藥房或將面臨關停或并轉的風險。”由此斷定,這兩年競爭力偏弱的藥店將涌現出“關門潮”。
隨著一心堂、益豐大藥房和老百姓大藥房三大巨頭的成功上市,零售行業已逐漸步入資本時代。一心堂上市大半年來已發起多宗并購案。資本投入的跟進,零售行業從分散到整合的進度提速,尤其是大中型連鎖的市場占有率上升。2015年將成為零售藥店的第二輪“跑馬圈地”的并購年。
近幾年,盡管百強連鎖藥店銷售規模逐年攀升,其所占市場份額卻呈遞減趨勢(見圖1、2)。“零售連鎖企業百強集中度離規劃要求的60%相差甚遠。短期內,單體藥店在鄉村的優勢仍不可取代,零售行業集中度提升任重道遠。”特格爾藥店采購聯盟理事長劉豐盛告訴記者,未來單純追求門店數量的增長將逐漸轉向到提升門店質量與盈利能力上來。
資源向優勢傾斜
業界普遍反映,軟硬件投入增加及成本的上升帶來的利潤空間降低是實體藥店面臨的一大瓶頸。按照60%的預定目標,在零售藥店內生性銷售增長的前提下,若零售市場仍有年均10%以上的增速,不考慮并購等手段,意味著百強連鎖一年要新增過10億銷售額。但目前零售業百強集中度現不到36%,差距很明顯,這也意味著今后兼并重組的空間仍然很充裕且是大勢。
據悉,截至2014年底,單體藥店數量從2013年的274415家,急速下降至19萬家左右,占比從原來的63.4%下降到40%左右。其中,5.5萬多家單體藥店選擇加盟連鎖,2.5萬家選擇注銷。
資本的推動是功不可沒的。目前,除前述上市公司外,南京上元堂也登陸到新三板,恒泰醫藥也正在籌劃。對此,劉豐盛有著更大膽的想法,“如今特格爾會員單位達780家,聯盟藥店近20000家,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今年將更注重研究消費者需求并制定解決方案,建立完善的產品體系和覆蓋全國30個省市的省級配送中心,幫助會員建立和完善營銷中心,最終實現聯合上市。”他認為,控制門店數量,提高發展質量將會是接下來連鎖藥店經營的共識。
為此,就連北京金象大藥房在2014年也關閉了21家直營店。“房租、人工成本上漲壓縮了實體藥店的利潤,加上新GSP認證的關卡,目前大部分藥店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河北新興大藥房董事長郭生榮此前對記者說,當前藥店的銷售增長乏力,今后會有更多的實體連鎖店投身于網上藥店的經營中來。
事實上,近年來,藥品零售市場出現了增幅下滑的趨勢。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藥品零售市場增長僅為10.5%。市場人士認為,“上市的大連鎖藥店攜資本擴張,可能會加快新開店的速度,連鎖擴張將是未來零售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當然,這也會對區域型的中小連鎖產生更大的威脅,再加上醫藥電商進入爆發期,陷入‘立體戰’的中小連鎖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做強比做大重要”
從長遠來看,醫藥分開是大勢所趨。此外,國家要求藥品全部入網,對所經營的已賦碼藥品“見碼必掃”。不遠的將來,零售渠道的處方藥份額將持續提升,這將吸引上游廠家布局會逐步往零售渠道偏移。
一邊是集中度提升騰出來市場,另一邊是政策助力釋放出市場。可以說,眼下藥店的處境,既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關鍵看藥店能否接的住?
問題就來了,怎么接?顯然沒有標準答案。3月25日,一心堂與廣州市無與倫比化妝品有限公司合作,這是一心堂繼涉足眼鏡、奶粉、母嬰等泛健康產品后的又一次跨界嘗試。一心堂總裁趙飚稱,“今后一心堂將不斷擴展外延,可以賣電器、賣蔬菜、賣水果等,通過線上、線下一系列的互聯網改造,使一心堂的門店成為一個復合型的銷售終端。”
“他們要現實傳統實體店業務的互聯網化,然后讓傳統的線下實體店具備通過互聯網技術發揮出更大的效能。”趙彪補充道。或許,這真能應對當前“線上下單、線下取藥”的新業態。
換言之,未來零售藥店藥味會淡化,“一店多功能”將會成為零售藥店的趨勢之一。這樣才能通過銷售其它商品的利潤來強化藥店的生存能力。劉豐盛認為,“零售業做強比做大更重要。”
對此,與零售藥店打了多年交道的李時珍醫藥集團首席品牌戰略執行官楊明江認為,接下來更考驗零售藥店的服務質量。“李時珍集團在200多個連鎖推廣‘教練品牌’合作模式。從實踐來看,藥店業績至少有20%~30%以上不同程度增長,客單價大幅度提升,平均客單價最高提升達到15%。”
所謂提高服務質量,楊明江的理解是,“未來,零售藥店的營業員要變為營銷員,應從顧客的角度開發潛能和價值,提高客單價;同時,變簡單管理型店長為營銷管理型店長,幫助藥店建立培訓師隊伍。廠家給藥店的應是包括理念、文化、促銷,傳遞價值方面所需要的一整套品類銷售的解決方案。”
在美國,CVS連鎖藥房創造了全球最大的消費者忠誠度,公司30%的運營預算都花在其目標忠實消費群的各種推廣上。前述市場人士認為,“消費者教育也至關重要。”
www.PharmNet.com.cn 2015-04-02 醫藥經濟報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66538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