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隆重召開
今年初,中央明確賦予了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新定位,對北京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北京新時期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在全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下脫穎而出。10月21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科技日報社共同主辦“第十八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以“新定位下的產業發展動力”為主題,圍繞新藥研發、中醫藥產業、化學制劑、技術轉移等諸多熱點開展專題研討。
同仁堂集團、萬泰生物、悅康藥業、北陸藥業等G20企業家,四環集團、揚子江海燕藥業、貴州威門藥業、山東綠葉集團等國內優秀企業家,美國輝瑞公司、法國賽諾菲、瑞士諾華制藥、丹麥諾和諾德等著名跨國公司高層,以及國家衛計委、北京市相關委辦局及科研單位的代表400余人參會。會上精彩觀點如下:
1.G20工程注重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心的主體作用、人才和團隊的帶動作用、科技資金的引導作用、市場終端的拉動作用和技術服務的支撐作用。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需要更充分地利用北京地區的中央、地方、國有、民營、外資的資源,需要充分利用企業、高校、院所、用戶、銀行的資源,需要充分利用技術、人才、資本、空間、政策這樣的要素,同時也要更好地協調從生物研究到醫藥研究到整個成果產業化的鏈條。
——北京市科委主任伍建民
2.對于生物醫藥來看,新的增長點,認為以后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健康管理、可穿戴系統和設備、分子診斷、細胞治療和組織工程,當然還有現代醫藥的生物服務產業。已經有的包括基因測序服務、生物芯片檢測、干細胞醫療、第三方檢測服務等。
——北京化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
3.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速的原因得益于產業創新驅動、內在質量提升、國際標準認可和高端人才引進。但是中國的生物醫藥產業,還需要有更多的、更好的環境,更多的扶持政策需要出臺。當前突出的問題是:新藥注冊周期長、國家新藥的定價大大低于國際上的定價水平、創新藥物進入醫療保險體系的困難重重、招標采購疲于應對。
——石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
4.亞寶藥業發展戰略:在國際仿制藥開發方面,做一地研發,三地報批(即利用北京研發平臺進行研究,在中國、美國、歐洲德國進行報批),未來兩三年之后,做一地生產,三地銷售(即北京生產,在美國、歐洲、中國銷售)。在創新藥方面,我們要走降低風險和加快速度,所以我們采取了國際合作的研發模式,比如與禮來合作糖尿病藥,我們做研究所有的資料按照國際標準,將來通用的。我們把中國市場一部分利潤將來給禮來公司。禮來把國際上取得的利潤回饋給亞寶。
——山西亞寶藥業董事長任武賢
5.在美國的生物制藥公司,大概38%的科學家都來自于中國,他們都是醫藥界的專業人才,在吸引投資方面也有很強的優勢,也正說明了,我們完全可以在中國市場上找到相關的一些專業人才,同時也生產出非常先進的藥物。中國是世界醫藥產業的重要力量,也將會成為最佳力量。
——百濟神州首席執行官John Oyler
6.中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它越來越與現代的技術相結合,并且成為一個現代產業,成為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一門醫學。
——美國奧斯汀生物創新研究所所長Frank Douglas
背景:
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自1997年至今已舉辦了十八屆,已經發展成為北京匯聚全球優秀科技成果的承接落地平臺、吸引國內外優秀企業來京發展的招商引資平臺、促進海內外杰出人才聚集的信息交流平臺和推動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走向世界、接軌國際的合作發展平臺。本屆論壇圍繞G20工程建設、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生物醫藥技術轉移、創新藥物研發等諸多產業熱點,邀請跨國公司高管、國內醫藥企業300強精英、國內外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和研究機構代表交流研討,著力打造全球著名產業盛會,為推動跨界融合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新發展。
北京市科委生物醫藥產業促進中心《產業資訊專報》2014年10月24日 第58期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63693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