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弘毅投資宣布通過旗下醫藥平臺弘和醫療服務集團(下稱弘和),控股上海最大的民營綜合醫院楊思醫院。
弘毅沒有透露此次交易所涉資金數額和具體持股比例,但表示未來會進一步并購醫療服務機構,為延伸產業鏈做準備。
填補醫療板塊投資空缺
資料顯示,楊思醫院位于浦東三林地區,于2004年正式開業,是一所二級綜合醫院,上海市醫療保險定點及新農合定點醫院。在弘毅控股前,楊思醫院隸屬于上海維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據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股東由五個自然人以及港臺資本捷穎控股有限公司組成。維康投資的注冊資本為3億人民幣。
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談及此次并購時表示:“作為全國的醫療重鎮,上海對于弘毅的醫療戰略布局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弘毅首個醫院投資項目定位于上海。”
大健康一直是弘毅重點關注的產業,目前弘毅已經投資了石藥集團、先聲藥業、康臣藥業、滇虹藥業、柏盛國際等多家醫藥相關企業。正是在此背景下,弘毅在醫療行業的投資策略升級,成立專業的醫療服務投資和管理平臺公司弘和醫療服務集團,原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副院長張曉鵬出任執行董事兼CEO.
張曉鵬表示:“與楊思的合作,只是弘和的第一步,接下來公司還將繼續系統地并購具有較好發展潛力和一定輻射帶動效應的醫療服務機構,創造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進行價值放大,打造一個具備國際水平并在國內領先的大型醫療服務管理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弘毅此前的醫藥領域的投資都集中在醫藥相關企業,缺少了醫療服務這一板塊。對此,華創證券高級醫藥分析師戴廉表示,在一級市場醫療服務投資熱度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弘毅通過旗下醫療平臺控股楊思醫院,應是為填補醫療板塊的空缺,為延伸產業鏈做準備,而非簡單的財務投資。
大資本青睞民營醫院
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無疑是PE機構熱點關注的投資領域,而與前幾年PE投資更多投向醫藥企業不同的是,2014年PE機構的投資案例絕大部分集中在醫療服務領域,具體而言則是集中在民營專科醫院以及高端醫療機構。
2013年,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也為各路資金進入民營醫院提供政策利好。《意見》預測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8萬億元以上,屆時健康服務行業占GDP比例約5%,未來行業整體增速在15%左右,其中就包括了普通居民健康管理的醫療服務。
今年1月,高端婦產醫院安琪兒宣布獲得來自紅杉資本的B輪投資;2月,復星醫藥旗下子公司擬聯手TPG以不超過1.93億美元及所持315.71萬股參與美中互利私有化?將持有其48.65%股權)。截至目前,復星醫藥已成功投資6家醫院,包括高端醫療機構和睦家、佛山的禪城醫院、合肥的濟民腫瘤醫院、宿遷的鐘吾醫院以及岳陽廣濟醫院和廣州南洋腫瘤醫院等。
在PE投資民營醫院的案例中,達晨投資愛爾眼科是一個成功案例。2007年7月,達晨創投出資720萬元入股愛爾眼科,持有300萬股,每股成本為2.4元。2009年9月創業板開閘,愛爾眼科成為首批上市公司。一年解禁期過后,達晨累計套現超過1.6億元,回報超過20倍。
www.PharmNet.com.cn 2014-10-11 上海商報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604952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