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批準,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昨天天上午掛牌成立,該委員會是由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三個部門“三合一”整合而成,至此,在全國省級層面,天津率先建立了大市場大部門監管新體制。
組建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天津市落實中央和國務院部署,推進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大舉措。通過實施大市場監管體制改革,旨在最大限度地向市場放權,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進一步完善食品商品安全監管體系,努力形成“一體化、廣覆蓋、專業化、高效率”的市場監管體系,實現生產、流通、消費領域全過程統一監管,更好地推動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市場秩序和市場安全問題;進一步推動社會治理創新,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水平。
據介紹,此次機構改革后,社會資源配置將更加優化,“寬進”優勢更趨明顯。市場主體信息、檢驗檢測、消保維權資源的一體化整合,可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全面、權威的信息服務,為企業投資提供指引,為公眾生活提供便利,政府部門的公共服務職能將得到大大強化。同時,市場和質量監管工作將有更為順暢的體制基礎,過去多頭管理、資源分散配置、監管力量難以集中的局面將得到改觀,一些空白領域、薄弱環節將得到加強,監管工作有了更加廣闊、更多作為的發展空間。
在此之前,深圳特區、上海浦東新區、浙江舟山市等地也探索整合建立了市場監管局。相比之下,天津的步子邁得更大,率先建立了全新的從省一級到鄉鎮、街道一級的市場監管體制。履新的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主任、原市食品藥監局局長林立軍對記者說,此項改革經過了國務院批準,在省一級還沒有先例,也沒有可借鑒和復制的經驗。
從職責來看,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向上對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質檢總局、工商總局,涵蓋了三個部門的業務領域。但林立軍強調,“三局合一”不是簡單的物理整合,而是要追求“化學融合”。三大系統現有工作人員7500多人,需要重新梳理職能,像化學反應一樣融合在一起。
“內設機構減少了,領導職數減少了”,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黨委書記、原市工商局局長王海福笑稱,以前三局由不同市領導分管,如今分管副市長變為一位,“也減少了”!
遵循“重心下移、權限下放、干部下沉”的原則,年底前,天津市將完成鎮街市場監督管理所的建設,所需人員編制正在確定,人力、物力、財力和服務資源將向基層集聚。據王福海介紹,天津市原有131個工商所,在此基礎上設立市場監管所,每個鎮街1個,還需增加91個,這就需要精簡機關、充實基層,增加相應的力量。而如果在原有模式下充實食品安全監管的基層機構,全市至少要增加2000個編制,現在只需增加幾百個。
雖然新機構的名稱中不再出現“食品監管”,但從業務的風險點以及百姓的關注點來說,市場和質量監管委的工作重心就在于對食品藥品和特種設備的監管。在新的監管體制下,食品安全監管力量“上大下小、上有下無”的狀況將得到改變。
他指出,以前工商系統在下面有工商所,但質監、食品藥監部門在基層建設上還有欠缺。三家都承擔著食品安全監管的不同職責,銜接的過程中難免出現“縫隙”。人們常用“九龍治水”形容這種分段管理、權責不清的局面?,F在,食品的生產、經營、消費等環節都集中到市場和質量監管委的職權范圍,實現了“一個部門管全程”。改革后形成統一的監管隊伍,將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監管格局。
2014-8-7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67234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