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動態信息 藥業新聞
藥業新聞
字號 16

宛西制藥謀求單獨上市 剝離西泵股份股權

2014年07月15日

大股東欲將醫藥資產IPO,翹首企盼數年的西泵股份(002536.SZ)真正體味了有苦難言的滋味。

7月10日,西泵股份公告披露,公司大股東宛西制藥分立新設宛西控股,宛西控股將承繼宛西制藥持有的西泵股份43.18%股權,成為公司的新控股股東。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原宛西制藥的醫藥類資產將單獨謀求上市。

此舉無疑令西泵股份中小股東好夢落空。之前市場普遍預期,宛西制藥的醫藥資產可能會注入西泵股份,使上市公司形成汽車零部件和醫藥資產“雙腿走路”的局面,以緩解公司利潤逐年下滑的窘境。

“醫藥資產注入西泵股份并不是不能操作,但孫耀志兄弟更想將它單獨上市,這樣手里又可以多一個殼,以后資本運作更方便。”滬上一名曾與宛西制藥多次接觸的資本人士如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

中信建投湖南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劉亞輝直言,宛西制藥單獨上市是舍近求遠,“目前IPO企業排隊者眾多,宛西制藥還沒有報材料,要想在兩三年內上市很難,如果是借殼,那何不直接注入西泵?何況西泵此時最需要大股東支持。”

凈利連年下滑

西泵股份前身是地方國企西峽縣汽車水泵廠,2001年9月,孫耀志通過旗下宛西制藥斥資1000萬元,控股這家陷入困境的國企74%股權,2011年1月,公司在中小板上市。

上市并沒有讓西泵股份日子越過越好。事實上自2011年開始,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投資低迷影響,汽車行業增速應聲下滑,作為行業上游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亦感到陣陣寒意。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僅在2012年,A股就有長春一東(600148.SH)、萬安科技(002590.SZ)、美晨科技(300237.SZ)等多家汽車零配件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下滑,這幾家公司當年凈利潤的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91.94%、73.01%、63.13%。

而作為汽車發動機水泵和排氣歧管這一細分行業龍頭的西泵股份亦不能獨善其身。公司上市當年即出現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的窘態。2011年公司營收為9.44億元,凈利潤為6788.98萬元,同比分別下滑5.55%、23.25%。

西泵股份此前的客戶以商用車用戶為主,但2011年商用車市場下滑,公司開始籌謀向乘用車領域轉型,之后分別與上海大眾、一汽大眾、戴姆勒和博格華納分別簽下訂單,并收購為長安汽車配套的重慶江利圣特公司,借此進入長安和長安福特的配套體系。

但轉型并沒有真正提振西泵股份業績,2012年和2013年,公司營收、凈利潤分別為8.69億元、3484.84萬元和12.44億元、2530.4萬元。在營收增長的情況下,凈利潤卻分別同比下滑48.67%、27.39%。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長春一東(600148.SH)、萬安科技(002590.SZ)、美晨科技(300237.SZ)三家同行在經歷2012年的利潤下滑之后,2013年卻迅速反彈,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77.86%、201.86%、73.08%。

“汽配行業產品同質化競爭現象日益加劇,類似西泵股份這樣的公司,其產品并非核心技術突出的不可替代性產品,碰到下游汽車行業需求萎縮,業績下滑就不足為怪了。”汽配行業研究人士分析道。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西泵股份在上市前主要依靠低廉的原材料成本、政府稅收優惠和補助盈利,但隨著2011年來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公司的凈利潤被進一步侵蝕。可資印證的是,2013年公司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分別大增30%和54%。

資產注入“夢碎”

西泵股份2011年上市時,大股東宛西制藥旗下坐擁“仲景”牌六味地黃丸、“月月舒”痛經寶等中成藥和婦女用品資產,資產規模超過40億元,彼時市場普遍預期,宛西制藥會擇機將醫藥類資產注入西泵股份,從而使西泵股份形成醫藥和汽配“雙腿走路”的業務格局。

“我在上市不久就買了西泵股份,當然不是因為汽配,這個行業當時已經走下坡路,我主要看的是大股東后續醫藥資產的注入。”湖南一位西泵股份小股東表示。

西泵股份上市后,宛西制藥盡管也曾對外表示將整體上市,但包括實際控制人孫耀志在內的管理層并未明確表示“宛西制藥不會注入西泵股份”,加之醫藥資產一直留存于大股東宛西制藥資產體系內,因此各方均認定西泵股份獲注醫藥資產幾無疑問。

不意大股東此刻卻釜底抽薪,將宛西制藥醫藥類資產分離出來,而另設宛西控股為西泵股份大股東,“盡管實際控制人沒變,但醫藥類資產不再在西泵股份直接大股東手中,這個用意已經很明顯了,它就是要單獨IPO,注入西泵股份基本沒戲。”劉亞輝直言。

21世紀經濟報道無從獲得宛西制藥最新的財務數據,不過,記者從公司2012年底發行短融券時的公告中看到,公司2011年和2012年1-9月的總資產、凈資產、營收、凈利潤分別為39.73億元、19.52億元、29.46億元、1.79億元和44.9億元、19.94億元、25.25億元、0.97億元。

“從這些財務數據看,宛西制藥已經具備單獨上市條件,這么好的一個資產孫耀志肯定不愿意輕易放進上市公司,直接IPO的收益或許更高。”財務人士龍余良分析道。

不過,鑒于目前西泵股份正陷入利潤連年下滑的業績窘境,且汽配行業短期難以復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接觸到的西泵股份中小投資者普遍希望宛西制藥能注入上市公司以提振業績,“至于注入對價大股東和小股東完全可以談嘛,方案設計好的話,對孫總來說,注入并不一定比單獨上市吃虧呀。”前述西泵股份小股東表示。

劉亞輝認為,目前完成IPO預披露的排隊企業已達600多家,按照證監會“半年上市100家”的速度,消化這些企業至少需要三年,像宛西制藥這類還未申報材料的企業,兩三年內幾無IPO可能,“如果是想借殼上市的話,那何必放著西泵股份的殼舍近求遠呢?”

www.PharmNet.com.cn 2014-07-11 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74623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