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A股市場只有寥寥幾家上市公司從事醫院業務,如今已有逾20家上市公司涉足醫院,并且還不斷有公司表示要向該領域進軍。資本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擁抱醫院產業。
兩年前,A股市場只有寥寥幾家上市公司從事醫院業務,如今已有逾20家上市公司涉足醫院,并且還不斷有公司表示要向該領域進軍。資本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擁抱醫院產業。
隨著國家鼓勵社會辦醫,特別是近階段開放醫保、鼓勵醫生多點執業等具體扶持措施相繼落地,市場需求和政策環境不斷升溫醫療服務投資市場,產業資本對包括民營醫院在內的醫療服務投資速度加快,醫療服務成為A股公司新的投資熱點。
不過,由于醫院產業作為特殊的服務行業,有著獨特的行業壁壘和門檻。投資哪類醫院可以獲得更大回報?哪些投資模式更符合中國國情,從而更易取得成功?這些問題對追逐“醫院夢”的新進入者而言,都是嶄新的課題。
投資醫院回報可觀
在投資圈,對于投資醫院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一直存在爭議。由于投資醫院一貫是重資產模式,投資周期長,Roe低,不少學者甚至不承認醫院作為一個產業而存在,認為醫院是非營利性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如大把的三甲公立醫院,它們人滿為患,但年年虧損,年年需政府補貼……醫院掙錢何其難!但樂觀者卻看到“硬幣”的另一面,如上海一家小型區級公立醫院,全年營收就可以達到4500萬元,實現凈利1000萬元左右。
號稱“純醫院股”的香港上市公司鳳凰醫療則以其扎實的財報數據,告訴爭執不休的產業資本:資源共享、規模經營、成本優勢,最終是可以產生管理效益和經營業績的,三級醫院回報也會很可觀。
該公司在托管了北京地區多家公立醫院后,打造規模效應,實現醫療資源共享,致采購等環節成本迅速下降,受托公立醫院中最快一家9個月后即扭虧為盈。鳳凰醫療2013年實現營收8.874億元,利潤達到1.39億元。該公司去年赴港上市時,零售超額認購超500倍,機構超額認購達130倍,創近兩年香港IPO最高發行市盈率。
德傳醫療基金董事長姜廣策表示,如果告別以往的重資產投資模式,走輕資產模式、特別是投資專科(諸如近年來“金眼銀牙”的專科醫院復合增長率都在30%以上)類和高端醫療服務,那么上市公司的盈利有望提前。
醫院的未來其實不可限量。數據顯示,我國各類醫院的收入在2012年已經達到1.99萬億元,占衛生總費用的69.1%,占GDP的5.56%.上一年度,醫院收入則分別占比69%、3.4%,增長態勢明確。而在美國,醫療保健業已經成為第一大產業,占GDP的17%,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的關鍵部門。因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曹健表示,美國的經驗對中國的醫院產業具有很強的參照意義,未來中國醫院也將在國家經濟建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上市公司“行醫”升溫
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以來,在各類藥品、醫療器械招標降價的大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為打造新的盈利點,紛紛涉足民營醫院,從而打通產業的“最后一公里”,進而拉動藥品或醫療器械的銷量。同時,傳統醫藥制造企業也順應產業升級的需求,瞄準政策引導的熱點方向,“投資醫院”成為公司外延式外展的重要抓手。
以人福醫藥為例。今年3月,公司正式公開“醫院夢”:未來三年內將在湖北區域內布局20家醫院。公司董事長王學海透露,不打算新建醫院,而是依托現有醫院進行。此外,據了解,人福醫藥關于收購醫院事宜正在順利推進。
據券商行業分析師介紹,在布局民營醫院后,人福醫藥不僅可以直接占領更大的麻醉藥終端市場,同時可打造區域醫院集團化運作優勢,降低醫院采購成本,提升管理效益,轉型成功的概率較大。
復旦復華作為復旦大學旗下的上市公司平臺,未來有望參與復旦系醫院系統的托管業務。上海的三甲醫院中,最好的醫院如華山醫院、中山醫院、華東醫院等都隸屬于復旦大學。上市公司平臺在整合復旦大學資源、參與醫院管理的進程將加快。
而金陵藥業在醫院運營方面堪稱資深,公司現控股兩家綜合性醫院,其中宿遷醫院為三級乙等醫院,儀征醫院為二級甲等醫院。去年兩家醫院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分別實現業務收入6.82億、2.1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吸引了眾多基金進入。據了解,不排除今年內公司在醫療服務領域進一步開展資本運作的可能性。
“品牌效應、先發優勢、政策壁壘非常明顯。錯過了,10年之后再想進入很難。”上海一家券商研究員這樣表示,在她看來,“目前A股醫藥板塊總市值1.74萬億元,其中醫療服務企業總市值近1000億元。即使未來僅30%的醫院證券化,醫院板塊5000億元市值也可以期待。”
扶持政策做大“蛋糕”
鳳凰醫療的成功經驗,讓相關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進一步意識到,參與公立醫院改革很有“錢景”。更有投資機構坦言,公立醫院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復制、推廣,將是未來的“大蛋糕”。
在醫療服務的萬億藍圖中,三級醫院是最優質資產,但由于其資源有限,也是爭奪的焦點。2012年,三級醫院以10.16%的醫院總個數,擁有全國公立醫院56.89%的收入,高于201年54.54%的收入比例,三級醫院收入占比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一家投資機構的合伙人在觀摩過幾家三級醫院后表示:“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及社會財富的逐漸積累,老百姓對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高。你看,很多人連小小的感冒,都一定要去三甲醫院找權威醫生來看。公立醫院的特需病房業務也蒸蒸日上。”
另一方面,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改革的深水區,涉及多方利益,其改革進程并非一蹴而就。有資深投資人士認為,目前雖然一些上市公司已經切入公立醫院的改革工作,但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控股權不會改變。后期改革進程則取決于地方政府的決心和魄力。
目前,北京、廣東等地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今年5月9日,衛計委再次宣布一批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名單,包括天津市、浙江省紹興市、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太原市等多個城市。
“鼓勵公立醫院改革及民營醫院發展方面,還會不斷出臺一些新的政策,或是以往政策配套政策的落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曹健認為,扶持政策將成為今年醫院投資的主要催化劑。
在5月16日至17日召開的2014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提出,力求年內完成醫改等任務。而讓更多資本進入,在增加醫療資源供應的同時帶來更陽光化的管理,真正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這是社會各界的期待,也是醫院投資人和相關上市公司的夢想。
E藥臉譜網2014-5-20 本文轉載自上海證券報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52187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