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動態信息 政策法規
政策法規
字號 16

報告稱抗感染藥不良反應報告數量居首

2014年05月19日

核心提示:昨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201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31.7萬余份,比2012年增長9%。其中,抗感染藥報告51.7萬例,報告數量仍居首位。

昨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201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31.7萬余份,比2012年增長9%。其中,抗感染藥報告51.7萬例,報告數量仍居首位。

“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靜注”

報告稱,2013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31.7萬份,較2012年增長了9%。其中化學藥占81.3%、中藥占17.3%、生物制品占1.4%。抗感染藥報告數量仍居首位,占化學藥的47.6%。

抗感染藥的不良反應報告為什么一直居各類藥物之首?國家食藥監總局分析,抗感染藥物是臨床治療中常用的必需藥品,臨床使用量大,而且注射劑品種較多,比如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口服不吸收,只能注射使用。相對于口服劑型,注射劑更容易發生不良反應。專家提醒,應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靜注”的原則,減少注射劑型的使用。

此外,抗感染藥物聯合用藥的頻次高和數量多,藥物相互作用也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中藥注射劑合并使用應謹慎

報告稱,2013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中藥注射劑報告12.1萬例次,其中嚴重報告占5.6%。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17.0%,嚴重報告數量增長22.3%。

報告指出,中藥注射劑與其他藥品聯合使用現象依然存在,合并用藥可能引起藥物的相互作用,比如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用可增加出血的風險,克拉霉素與地高辛合用,可引起地高辛中毒等。

報告建議臨床醫生應根據要求,單獨使用中藥注射劑,謹慎聯合用藥。

老年人不良反應報告比例連升4年

報告指出,65歲以上老年人不良反應報告占17.8%,較2012年升高了1.4%,這是自2009年以來報告比例連續4年呈現小幅升高態勢。在一些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報告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也較大。例如治療痛風藥別嘌醇片,65歲以上老年患者占嚴重病例報告總人群的45.1%。

報告分析原因稱,老年患者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老年人因老年病、慢性病多發,整體用藥量逐年增加;此外,老年人因肝腎功能退化或數病共患等原因,用藥存在特殊性,往往需要調整劑量或進行肝腎功能監測,但在實際用藥過程中經常忽略這些因素,使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增高。

數據

◎按藥品類別統計,2013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涉及的懷疑藥品,化學藥占81.3%、中藥占17.3%、生物制品占1.4%。

◎抗感染藥報告數量仍居首位,占化學藥的47.6%。2013年共收到抗感染藥物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51.7萬例,其中嚴重報告2萬余例。在抗感染藥不良反應中,注射劑又占到74.3%。

解讀

不良反應報告增多≠藥品不安全

國家食藥監總局解釋,報告數量的變化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發現藥品不良反應的能力,二是藥品使用量。近年隨著基層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健全、信息系統完善,發現藥品安全問題的能力和時效性大幅提高。其次,隨著醫改推進,國家對醫藥衛生的投入增加,用藥人群、使用藥品的種類和數量都在快速增加,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量隨之增長。

國家食藥監總局稱,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的報告總數增加,并不意味著藥品安全性水平下降,而是意味著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全面,對藥品的風險更了解,也更可控。

嚴重不良反應藥品排名

2013年抗感染藥物嚴重不良反應報告前十

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頭孢哌酮舒巴坦、青霉素G、頭孢呋辛、頭孢噻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阿洛西林。

2013年中藥注射劑嚴重不良反應報告前十

清開靈注射劑、參麥注射劑、丹參注射劑、雙黃連注射劑、香丹注射劑、血塞通注射劑、脈絡寧注射劑、舒血寧注射劑、生脈注射劑和黃芪注射液。

米內網2014-05-15 來源:南方都市報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51872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備14053558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