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因此,血制品A股企業估值長期承壓,龍頭企業華蘭生物、天壇生物、博雅生物的動態市盈率平均不到30倍,只有上海萊士動態市盈率沖破140倍。而對于上海萊士的天價估值,上述分析師表示“風險很高”!
熬過低谷期,血制品企業迎來轉機。5月9日晚間,華蘭生物發布關于獲批設置單采血漿站的公告,該公司河南滑縣單采血漿站突破審批嚴管終于打開血制品行業的政策希望。
5月12日,華蘭生物受消息利好上漲1.57%,而競爭對手上海萊士卻出人意料的漲停并創下歷史新高。
不僅如此,截至5月12日,上海萊士市值已經超過412億元,闖進A股醫藥行業前三強,是血制品行業龍頭企業華蘭生物的近三倍!
“血制品剛需市場明確,血漿來源受限是我們看好血制品工業的邏輯。”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表示,“但行業長期高景氣度并沒有給企業帶來高收益,漿源和價格兩頭受限,令行業內的公司在巨大的市場面前十分被動。”
因此,血制品A股企業估值長期承壓,龍頭企業華蘭生物、天壇生物、博雅生物的動態市盈率平均不到30倍,只有上海萊士動態市盈率沖破140倍。而對于上海萊士的天價估值,上述分析師表示“風險很高”!
血制品估值承壓
此次華蘭生物獲批建設的河南滑縣單采血漿站,是近兩年來第二個新建采血漿站。在此期間,除了博雅生物獲得四川廣安鄰水縣采血漿站外,鮮有企業拿到采血漿站新建批文。
采血漿站在2011年下半年受貴州關停16家單采血漿站事件后,一直處于緩慢恢復狀態。而根據衛生部的《采供血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血制品企業開設的單采血站需要為獻漿員支付一定營養費,應設置在縣及縣級市。如果一個縣內已經有了一般血站,則不能再開設單采血站。
海通證券分析師表示,國內漿站資源屬性明顯,類似“割據”,企業與地方政府博弈很強。目前,地方商業單采血漿站主要由省級衛生廳規劃和審批。雖然衛生部一直提“血液制品十二五倍增計劃”,但地方省級衛生廳難以落實。中金投資醫藥行業高級分析師曾丹華認為,由于觀念上的問題,有的地方省政府不愿成為“賣血大省”或認為省內存在賣血現象會損害形象,因此不僅在開設新漿站上比較謹慎甚至抵觸,還有可能一下子大量關停省內的血站。
過去中國過半數單采血漿站分布在西部地區,西部地區在2010年的漿站數量占比53%,中部和東部地區同期漿站數量占比分別為37%和10%,西部地區同期占采漿量比重達62%.
隨著物價水平和收入分配結構變化及中西部經濟的崛起,較低的獻漿“營養費”已較難吸引到新的獻漿員,而現有獻漿員也正在流失。
據華蘭生物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多數血液制品企業對獻漿員的營養補助為200元/人至300元/人之間,比2010年前150元/人的水平有顯著提高,但對于年輕群體而言,較好的成長環境使部分人群對獻血補貼失去興趣,新的獻漿員數量受到沖擊。
除了血漿來源受限,成本提升外,血制品的價格收到壓制是行業估值承壓的重要原因。
目前國內血制品企業的產品主要分兩類,一類是人血白蛋白和靜注免疫球蛋白(靜丙),大部分企業都有能力生產;另一類是以凝血因子等為代表的小制品。
由于血制品基本都被納入基藥目錄,10g/瓶人血白蛋白最高零售價為360元,在過去兩年,發改委曾兩次上調部分血液制品的最高零售價,人血白蛋白從360元提到378元,提價幅度為5%,但相對血漿源的采集難度和成本提升,價格漲幅仍然很小。
靜丙的常規劑2.5g/瓶原定價412元,目前提到561元,提價幅度較高。但曾丹華表示,靜丙的零售價之前就沒有達到最高上限,因此影響未必明顯。
到2012年底,華蘭生物、天壇生物、博雅生物和上海萊士的血制品毛利率都同比下滑,直到2013年企穩。
上海萊士天價收購
盡管行業發展舉步維艱,行業整合卻在加速。
據此前衛生部保守測算:全國醫療市場對血液制品生產用原料血漿的年基本需求為8000噸。目前,血制品行業投漿量約4000噸,缺口巨大。
更為嚴峻的是,國家限制外資投資血制品工業,從2001年起也不再新批血制品生產企業。由于血漿來源受限導致血制品長期供應緊張。
國金證券李敬雷認為,新漿站審批難,漿源內生增長緩慢,即使新批新漿站建設周期也至少三年,“漿源為王”的局面至少還會持續3-5年。
目前國內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約30家,血液制品行業的上市公司共五家,分別為華蘭生物、天壇生物、上海萊士、博雅生物、沃森生物。五家上市公司中華蘭生物擁有的產品種類最多,天壇生物次之。因此,排名靠前的四家A股上市公司對資源的整合力度加大。天壇生物收購成都蓉生、云南沃森收購河北大安、中國生物收購貴陽黔峰和西安回天等都使收購方的綜合實力得以大幅提升。
截至2013年,上海萊士營業收入不到5億元,而華蘭生物血制品收入9.6億元、天壇生物血制品收入9.1億元。今年一季度,行業整體明顯回暖,上海萊士增速達到194%,但去年一季度基數低,因此,總凈利潤只有6600萬凈元。
今年一季度,上海萊士18億元收購河南邦和100%股權。上海萊士此次收購后,公司年投漿量將由原來的355萬噸增加到475萬噸,接近于華蘭生物和天壇生物的投漿量。但這宗交易曾充滿爭議,其收購價格高達近6倍的溢價水平,創下血制品行業收購的最高價。有業內人士稱,邦和藥業只有120噸的血漿,即使按照每年1個億的利潤算,要18年才能收回來。
海通證券分析認為,2012年至今血液制品緊張,價格處于高位,2014年漿站有重開機會,因此,企業的外延擴張決定企業的地位。
截至目前,天壇生物和華蘭生物已有和在建的單采血漿站皆為16個,年投漿量約為500噸;上海萊士去年的實際投漿量約355噸,在收購邦和藥業之后,合計擁有14家漿站,年采漿量約為480噸。
米內網2014-05-1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藥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小二樓2層
本網站瀏覽46546826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藥學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red